文
李月亮来源
李月亮(ID:bymooneye)01前几天,85岁的钟南山院士接受了凤凰卫视的专访。他直言:“这一年里,我觉得老了很多。”“有点超负荷,工作太多了。”
年4月的采访
这是我第二次听钟老说自己“老”。上次是去年,他委屈地告诉记者,医护人员不让他进病房:“不知道是不是嫌我太老了不合适……”原来,被封为“不老男神”的国家英雄,也偶尔会有那么一点“年龄焦虑”呢。不过网友们是不同意的,纷纷表示:“这算老?”“我85岁,还能喘气就算成功”。这可能是大家第一次对钟老的言论表示反对。因为他虽然已经85岁,但思路清楚,声音洪亮,腰杆笔直,走路稳健……没有丝毫暮气,哪里像一个耄耋老人。而且这一年,你看钟老做了多少事:前期奔波在疫情一线,研究疫情、远程会诊、一线走访、接受媒体采访、参加新闻发布会。现在又忙着筹建国家实验室,研发疫苗,出席各种国际医疗会议。工作满满当当,都是高难度,都很“烧脑子”。可即便如此,他还能抽出时间,回广州医科大学给学生们上课。网友摄于年4月19日上午试问有几个85岁的老人,能跟钟老比年轻?很多三四十岁的人,都不敢比吧。而钟老的这种状态,也给我很大启发:谁说八九十岁就只能含饴弄孙、安享晚年呢。明明还可以这样活。02你有没有发现,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有“年龄焦虑”了。我们三十岁就觉得自己老了。四十岁就不敢贸然换工作了。五十岁就觉得“年龄一大把”。六十岁就斗志全无,全心规划养老。我们为忽然冒出的一根白头发心惊,跟一条隐隐若现的皱纹较劲……中国青年报之前做过调查,40.5%的受访者表示经常会有年龄焦虑。而最容易出现年龄焦虑的年龄段,居然只有30-34岁。同学们,跟钟老比比,我们是不是焦虑得有点太早了?当然,不只钟老,我见过太多根本不介意年龄、也活得毫无年龄感的人。比如中国海军首位女实习舰长,韦慧晓。她年出生,44岁,即将成为我国第一位女舰长。她的人生履历,让撒贝宁都直呼:“太丰富了,牛到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拍!”韦慧晓23岁就入职了华为,任高级副总裁秘书。一般的姑娘,有了高薪稳定的工作,就该考虑恋爱结婚生子吧。毕竟“女人嘛,到什么年龄干什么事,不能把自己拖老了”。但韦姑娘可不。努力工作了4年后,她想考研。于是果断拒绝百万年薪的工作,专心备考。一年后,28岁的她考上了中山大学的研究生。读研期间,她还以近30“高龄”,去参加了选美比赛。结果居然入选了环球洲际小姐大赛的中国特区赛区十佳。也是读研期间,29岁的她又跑去西藏支教了一整年。这都不算什么。最厉害的是,到了34岁,正在读博士的她居然决定入伍参军。很多人都完全无法理解。是啊,传统观念里,一个34岁的单身姑娘应该做什么?那肯定是赶紧找个男人嫁了啊,肯定是生孩子,带孩子,照顾好一家老小啊!但韦慧晓根本不理那一套。年龄从来没有限制过她的人生。她只想遵从自己的内心,过精彩的一生。可奇怪的是,当她抛开年龄,年龄居然也就真的奈何不了她。她真的就痛痛快快,活出了平常女人难以想象的精彩。03还有大家很熟悉的“央视一姐”周涛。48岁那年,她已经是央视家喻户晓的“国脸”,但她想给自己的人生“换个台”。年,连续主持了16年春晚的她,留在春晚舞台上的最后一句话是:“观众朋友们,再见!”而以往她说的都是:“观众朋友们,明年再见!”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她早已准备好,要离开众人艳羡的央视舞台。她没有想“48岁了,还折腾什么”。她只是想干点别的事,然后就去了。离开央视后,周涛先是加入北京演艺集团,担任首席演出官,并创办了奥林匹克公园音乐季。然后又登上大银屏,在电影《决胜时刻》中饰演了宋美龄。还在去年举行的“百花迎春”文联春晚,出任总导演。她还有一个梦想:演话剧。为此,50岁的她依然在斗志满满地钻研台本、打磨演技。最终,由她主演的话剧《情书》,也在国家大剧院圆满上演!可能真的是相由心生。这几年,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周涛看上去越来越年轻了。前阵子热搜上有张她参加活动的红毯照,状态真的特别惊艳,完全看不出来已经52岁了。后来,她在采访中回应了网友们的夸奖:“如果不是媒体和网友们的提醒,我经常会忘记我今年多大岁数了,我觉得年龄其实就是一个数字……”这句话,送给有“年龄焦虑”的你。人生有无限可能,真的不必太纠结年龄,也千万别被年龄困住。如果你把它抛在脑后,它可能就真的只是一个数字而已。04当然,年龄焦虑这事儿,其实不分男女老少。再举个例子,TVB古装专业户马浚伟,也是陈小春版《鹿鼎记》里演康熙的那位。去年,49岁的他拿到了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那两年里,他一边照常拍戏,一边坚持每个月飞北京,老老实实上完全部的课程。他还常在微博上晒作业,或者发表点关于学习的小想法。去年疫情期间,他也跟大家一样在家里上网课。他见过凌晨的北大,更见过一年四季的未名湖。网友们都说,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很享受这样的校园生活,学习态度也非常的认真。他脸上已有皱纹,可莫名就是有种年轻人的感觉,就像个普通大学生一样。今年,50岁的他又开始了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两年的课程。学中医,也是他的一个梦。他想圆这个梦。然后就真的去圆了。虽然已经50岁,但谁说50岁就不能再读书了?看到他的状态,一位网友留言:他居然比我爸还大一岁。但我爸除了会叫我多学习以外,成天就只知道唉声叹气,说他自己已经老了、学不动了,连个淘宝网购都不愿意学。这可能是很多普通人的写照。我们有太强的思维定势,往往不自觉地就被年龄困住了,觉得自己老了,不能学习了,不该折腾了,应该求稳了,人生不过如此了……但是,困住我们的,真是年龄吗?不是。是我们对自己的认知。04如果你觉得前面说的几位,都是名人,都天赋异禀,那么我们来看看街上的普通人。前两天有个热搜:武汉路边一位70岁的老爷爷,一边卖鸡蛋,一边在读英文版的《高等数学》。这位老爷爷,是上世纪60年代的物理系大学生,后来在高校里教了30多年书。他退休后闲不住,想找点有意义的事儿干,就一边卖鸡蛋,一边学习英文版高数。还有前几天爆红的96岁老奶奶。她在街头摆摊三十年了。如今已经96岁,依然手脚麻利,思路清晰,完全不像一个百岁老人。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人,大部分看起来都比过去年轻了。九十岁像七十岁,七十岁像五十岁。倒退一百年,很多人60岁就老态龙钟了,没事儿不下床,让媳妇伺候着。现在我一个姑姑,80岁了还健步如飞,拎着大西瓜爬四楼。因为我们的生活在变好,营养跟得上,生活也没有那么多苦难,不再被过度的体力劳动透支身体。所以,我们不该再用过去的标准衡量自己的年龄了。我个人觉得,我们的心理年龄,应该是实际年龄减十岁。现在四十岁的人,应该当自己三十岁,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05张爱玲有句名言“出名要趁早”,我一直都不太喜欢。总觉得这样的催促,会让人们急迫,焦虑,慌不择路,然后稍微年长,就自暴自弃了。其实这个时代,早跟以前不同了。生理上,我们老得慢了很多。精神上,我们也慢了很多。我邻居奶奶说,她7岁就做全家人的饭。但是她孙女,6岁还得全家人追着喂饭。——我们现在不着急长大了,也更不必急着变老。还有,现在人的人生,起步也比以前晚了很多。过去三十岁都要事业有成了。但我们现在读完大学本科22岁、读完硕士25岁、读完博士30岁……三十岁才出校门,人生、事业、理想,那都才起步啊。就像杨澜前两天说的:在“年中国杰出商界女性榜”里,位女性上榜者的平均年龄是50岁。因为按照“一万小时”的练习理论来讲。如果你想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的话,30岁才刚刚是开始。如果你在刚刚开始的年纪,就觉得自己老了,就焦虑,就退缩,就放弃很多。那是不是太亏待自己了?所以从今天起,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三十、四十、五十岁的人,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其实都是最好的时候。你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做,有太多的梦可以追。你要保持学习,保持期待,保持向上的状态。你甚至可以把过去推倒重来,一切从零开始。你唯独不需要焦虑,不需要给自己一个“老”的定义。老什么啊老。最好的年纪,才刚刚开始呢。精彩的人生,还在后头呢!点亮+吧,三十、四十、五十岁的年轻人!--END--
◆作者:作者:李月亮。高人气作家,新女性主义者,扎实写字的手艺人。以理性和智慧陪万千女性成长。新书《好的人生,不慌不忙》当当网热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