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野生人参成长,悟适者生存之道

前言

野生人参在原始森林的环境中受收到来自各种因素的破坏和威胁,如:自然灾害,病菌感染,虫害、鼠害。最可恨的是老鼠,其地下打洞功夫太厉害了,甭管是大参还是小参,对它来说全是好吃的,啃的乱七八糟。人参遇到破坏会衍变出一套独特的自我保护方式,如采取休眠的防御机制,舍弃芦头,躲在地下休眠疗伤。受伤不严重一两年就会修复好,较为严重需要数年甚至几十年。苏醒后,之前的芦头通通消失,发出新的芽苞,从土上部分看来会以为是小参,实际上它是死而复生,返老还童!正是这种特殊的自我保护方式,让人们产生错觉。第一次看到一颗人参,由于太小了或者其他原因没有挖走。过两年再次去找它的时候,却发现怎么也找不到,人们就以为它跑了。人参会跑的传说由此而生。

一、人参概况

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其中最神秘最传奇的莫过于人参。由于人参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有“百草之王”的美称,百年老参、千年老参的传说,都是可以成精化人的灵物。而在长白山中采参人的生活,也满是神秘。人参喜阴凉,忌强光。通常3年开花,5~6年结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常生长在层层植被的掩护下,唯有其头顶的红籽,才可能暴露踪迹。

在中华本草之中,唯独人参有大补元气的功效。更神奇的是,还有复脉固脱之功,即在人气血俱虚,脉微欲绝之时,大量人参浓煎顿服,能够帮助恢复脉象。目前,市场上的人参多为人工种植的园参为主,但论药力,寿命可达上百年的野山参,仍更胜一筹。

野生人参被大量采挖已越来越少。野生人参已处于濒临绝灭的境地。这种"中药之王"、"能治百病的草"与水杉、银杉、桫椤等珍贵植物一起,已列为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并不是无止境的,人类唯有心存敬畏,取之有度,及时回馈,才可谈平衡与发展。野生人参日渐枯竭,保护、抚育才是硬道理。

二、人参种子具有深休眠特性

人参是上天赐予人类最珍贵的宝贝!不但人参的型体生长得与人十分相似,人参种子也与人类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人参的红色果实形状与人的肾脏形状相同。人参种子有胚后熟、生理后熟两个过程。人参种子自然传播过程中,从脱落到次年破土发芽的时间,自然播种要经过20~21个月才能发芽,催芽处理要经过8~9个月才能发芽,即为多天,与女人孕育胎儿的时间相同。

人参种子

三、野生人参是如何成长的呢?

浩瀚林海,参娃家园

三丫五叶,背阳向阴,欲来求我,椴树相寻。

每年深秋,人参地上部分枯萎,进入了漫长的休眠期。

每年四月末五月初,久违的明媚春光,

让蛰伏了整个冬季的长白山,开始蠢蠢欲动。

冰雪初融,乍暖还寒时节,人参开始萌生,发芽了。

人参呼吸着最新鲜的空气,舒展着腰身,满足和舒适。

长白山,温暖而舒适的夏秋时节,弥足宝贵,

短短多天无霜期,人参要完成整个生长期,

五月发芽,五六月茎叶生长,六七月开花,八九月果熟。

人参在清晨开花,太阳一出来花就立刻枯萎凋谢了,

鲜红的果子,探出枝头,傲然而立,吸引鸟儿觅食,

借助鸟儿飞翔,将参种传播到森林各处,值此繁衍生息。

①丹红果果,引鸟播种

茫茫林海,红红的果实,吸引了鸟儿前来觅食。吃饱了,鸟儿飞呀飞呀,在椴树上休息,粪便落在落叶上,人参种子有硬壳,又被厚厚的雪覆盖,不易腐烂。春去冬又来,叶子腐烂了,种子落入泥土中,经过差不多2年的休眠后熟,才能萌牙出土。

人参果

②冬长夏短,生长缓慢

第一年人参苗,只有一片叶片(三出复叶),称为三花;第二年,也只有一片叶片(五出复叶),称为巴掌;第三年有两片叶子,称为二甲子;第四年有三片叶子,称为灯台子;第五年有四片叶子,称为四品叶;第六年有五片叶子,称为五品叶;第七年有六片叶子,称为六品叶;第八年之后叶片数量就不再增加了。长白山,冬长夏短,无霜期只有多天,人参生长极其缓慢,一年的生长量只有增长0.5-1克。一株百年老山参,其重量不过几十克,其珍贵可想而知了。

人参花

③芦头再生,适者生存

人参在生长过程中主根萎缩或受伤,则不定根代偿主根,从主根顶端膀头,因伤残遭受强烈刺激,齐长两个、三个乃到四个芦头。芦头多而光合作用强大,生长旺盛,主根健壮。

多芦头野生人参

野山参——蹭芦的形成

森林是动物王国,野兽出没,老鼠横行。人参芦头会被野兽牲畜跺刨践踏而折,或虫吃鼠咬而断。芦头芽胞被破坏,人参在土地中潜伏,自然修复,伤口愈合之后,在在潜伏芽处再生出芽胞。人参芦头会主根在地下憋了几年,终于在潜伏芽处再生出芽胞。没过多久又受殘,又再生,如此周而复始的历经磨难,遭遇多次挫折,使得芦头始终长不高,短短一节芦头伤痕累累,没有圆芦(断殘)或有很短一段圆芦。因被野兽蹭擦而断,习称蹭芦。

④春伸展,秋收缩,冬休眠

春天来了,人参睡醒了,从泥土中伸出头来,整个身子随着芽向上生长。秋冬到了,寒风呼呼,人参地上部分枯萎了,芦头随即缩回到土里,整个身子随着芦头向下缩,调整身体睡大觉。

野山参——缩脖芦的形成

野山参生长在肥沃而浅薄的腐殖质层,土壤湿度稍高,下面是岩石,生硬黄粘土、硬质砂土,参根怎么使劲都无法向下收缩,毫无后退余地,芦头大又不能冒出土层受冻,只得委屈自己,被迫挤压成短芦,习称缩脖芦。缩脖芦往往是大马牙芦碗,粗大、敦实。

野山参——铁线纹、堆花芦及圆芦的形成

人参的春伸长秋收缩特点,使根长出的横纹,芦头形成了圆芦、堆花芦。

铁线纹(肩膀上)

圆芦、堆花芦(野生人参)

四、人参真的会跑吗?

人参受到自然环境变化、被鸟兽踩倒、被树支树干砸到、冰雹等一些自然因素。人参会舍弃芦头,躲到地里自我修复。再过几年人们再次寻找它的时候,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是它又出现在原来的地方。进入休眠状态,使用往年积蓄的营养成分来维持生命,大约耗掉人参0.5g左右成份,也就说,人参一年长0.5克,不发芽负增长0.5克。在休眠梦生损耗自己原有的生命,但它不会死掉,次年或几年后还会生长。

二是它真的消失不见了。由于被破坏的比较严重,无法为自己续命,地下部分得不到充足的养分,就会直接死掉烂在土地里。

多芦头、圆芦、堆花芦(野生人参)

五、悟适者生存之道

所谓“凡人,即烦人也”,俗话也说“不如意之事常有八九”,“知足常乐”。坦然接受,淡然处之是人生之道。人活着还是需要有点精神的。方与圆,进与退,如何选择?有时真的不容易。

不妨向人参娃娃学习,放慢成长的步伐,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慢慢成长。当环境不好时,调整身心,好好休息,睡好觉也是大道。当条件好时,努力生长,快速开花结果,繁衍后代。学会借力,将果实打扮得红彤彤的,让鸟儿播种,把树叶和雪当被子。遇到重大打击时,弃卒补帅,自我疗伤,再生能力强。熬过寒冬、熬过伤害、熬过不良气候与环境,最终成为百年人参、千年人参。

附:

《人参赞》

中国第一首人参诗,高句丽人做的

三丫五叶,背阳向阴,

欲来求我,椴树相寻。

《咏人参诗》

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奥壤

灵区产神草,三桠五叶迈常伦。

即今上党成凡卉,自惜天公保异珍。

气补那分邪与正,口含可别伪和真。

。文殊曰能活能杀,冷笑迷而不悟人。

邓乔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cane.com/rsjj/57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