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痛经的临床验方及针灸穴位

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 http://pf.39.net/bdfyy/qsnbdf/191222/7707363.html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于青少年女性,对于痛经的治疗,长期从事妇科诊疗的王子瑜教授根据临床所见,将其分为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蕴结、气血虚弱4个证型,并习用相应4首方剂,疗效斐然。一、气滞血瘀证临床表现:经前或经潮时少腹胀痛,并且胀甚于痛,精神郁闷,经期紊乱,先后不定。经行量少不畅,色紫暗;伴有血块,血块排出后腹痛减轻,胸胁乳房胀痛,舌质暗有瘀点,苔白腻,脉弦而涩。证属气滞血瘀。治法:理气活血,逐瘀止痛。方用膈下逐瘀汤加橘叶核,并用王老自制方香桂琥珀散(沉香、肉桂、玄胡、琥珀,等分共研细末)。二、寒湿凝滞证临床表现:经行少腹冷痛剧烈,拒按,经期错后,经行不爽,经色黯挟有瘀块。或伴有脘腹胀痛,甚则四肢清冷,呕吐,出冷汗。舌苔白腻,脉沉迟。证属寒湿凝滞。治法:温经散寒止痛。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吴茱萸并配合自制方姜桂乌珀散(干姜、肉桂、制川乌、琥珀等分共研细末)。若见月经后错,经行量多色淡,少腹痛喜温喜按,形寒肢冷,痛多在经后,或在经行将尽之时,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为虚寒之证。治法:温经补虚,和血调经止痛。方用大温经汤去丹皮、麦冬,加艾叶。此方温经散寒暖宫,益气养血,和血调冲。对冲任虚寒,瘀阻胞宫之痛经疗效良好。三、湿热蕴结证临床表现:经前小腹胀痛拒按,或伴腰骶部胀痛,或有小腹灼热感,时有低热起伏,平时带多,色黄气秽。月经先期,色深红,质稠有块,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证属湿热蕴结。治法:清热除湿,祛瘀止痛。方用四逆散合金铃子散加味。四、气血虚弱证临床表现:每遇月经将净之时或经净以后腹痛发作,绵绵不休。痛时喜按,经色淡红,量少质稀如水。面色苍白,精神倦怠,心悸气短。舌质淡,苔薄,脉细弱。证属气血两虚,方用参芪四物汤加炙甘草、饴糖。

病案举例:

李某,女,36岁,干部,已婚。病历号,年7月6日初诊。患者自述,1年前因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经治疗好转,但每次经后少腹疼痛。7月3日行经,腹痛发作,绵绵不休,喜揉喜按;经量少,色淡质稀如水,面色苍白,头晕气短,心悸倦怠,舌质淡,脉虚细弱。证属气血虚弱,胞脉失养。治法:补气养血,调经止痛。方药:参芪四物汤加炙甘草、饴糖:潞党参15克,炙黄芪15克,当归身10克,炒白芍15克,熟地15克(砂仁3克拌),川芎3克,炙甘草10克,饴糖30克(冲)6剂,水煎服。2诊:7月15日,服上方3剂后,腹痛轻微,头晕、气短亦见好转。汤剂改为丸剂用八珍益母丸调补气血。并嘱患者在下次月经来潮时再服上方6剂。8月5日第二次来月经时,腹已不痛,头晕气短亦瘥,惟月经量仍少,色淡。此为气血尚未完全恢复,为了巩固疗效,再拟八珍益母丸,人参养荣丸,连治3月,月经量增多,痛经已愈。

按:

大凡痛经以实为多,不通则痛,而本例则属虚性痛经。王老根据患者病发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失血之后,气血本亏,再来月经,使之血海空虚,胞脉失养,则经行腹痛。气血虚弱则见头晕气短,心悸倦怠。月经量少、色淡,脉虚细而弱均为气血虚损之象,故选以参芪补气,四物养血,饴糖甘温补脾,重用白芍配炙甘草缓急止痛。全方本着虚则补之治法,气血双补,胞脉得养,则虚证痛经自愈。本文摘自《现代名中医妇科绝技》,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子瑜

谈重症痛经的治疗

作者/陈家骅

重症痛经,指经前和经期少腹剧烈疼痛,非一般药物所能奏效者。

患者每至经期则如临大难,翻滚呻吟,痛楚万状,医者常为之棘手。

该病多由经期受寒,寒凝、气滞、血瘀所致。治疗该病当以散寒行瘀为主,少佐疏肝理气之品,方用王清任少腹逐瘀汤化裁,并选用一两味虫类逐瘀药以当大任。

笔者常用蜈蚣和水蛭。蜈蚣辛温走窜,专入肝经,有极强的化瘀和镇痛作用。

张锡纯谓其:“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可作为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水蛭咸苦平,专入肝经血分,为破血逐瘀的良药,张锡纯谓其:“善破血……于气分丝毫无损。且服后腹不觉痛,并不觉开破,而瘀血默消于无形,真良药也。”此外,药煎成去渣后,须兑入白酒5ml,以行药势、助药力。治疗本病,只在经前出现不适症状时和经期服药,一般治疗3个月经周期即可痊愈。

患者张某,痛经三四年,结婚多年无子,西医曾诊为“原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自述13岁月经初潮,经来第2天饮凉水一瓢,月经即止。自此脐下如掌大一块终年发凉。半年后经水复来,但来时腹中冷痛,腰痛如折。多方求治无效,逐年加重,甚则痛至休克。因此杜冷丁成了经期止痛的常用药。近年来,每次注射哌替啶(杜冷丁)mg,尚不能止痛。视其面,印堂处有寸余长青斑,舌侧现青紫色。诊其脉,沉弦有力。脉证合参,为沉寒痼冷,老血瘀积所致。遂以少腹逐瘀汤化裁,另用大蜈蚣1条研粉冲服。2剂疼痛基本消除,半年治愈。

用上方治疗该病一定要注意三点。其一,虫类药必用生品研粉冲服。其二,酒必不可少,耐受量大者可用至10ml。其三,遵守服药方法,从经前出现不适症状到经期结束,每日1剂,分3次服。否则其效必减。

本文摘自《当代中医名家医话·妇科卷》,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作者/陈家骅

经期腹痛

作者/曾荣修

翁某,女,23,住小学路一号

年3月6日,经期一贯推后,大致七、八天,目前月经已来,经色偏淡,每次经来之后,腹部疼痛,目前胃脘也痛。脉缓苔白。

辨证:中气虚,营卫失调

治宜:温中调和营卫

方:小建中汤加当归20g二付

年3月9日,腹痛、胃痛均愈。原方二付,因病久嘱多服。

该病人每次月经推后,推后应该是血海有寒,提前是血海有热。经前腹痛应该是实证、热证,所谓不通则痛,或有瘀血堵塞,故不通则痛。此证是经后腹痛,既然经血已来,气血已经通畅,为何还有腹痛,所以这种腹痛称为虚痛,虚痛则需温补,当归建中汤,既补血又温中补虚,因此痛经愈、胃痛也愈。说明胃痛同样属虚寒胃痛。

本文摘自《伤寒田曾流传习录》,柯捷出版社纽约。作者/曾荣修

乌梅丸治痛经

作者/姚树堂

痛经久不愈者,多因肝脾失调,气血不和,气机失于调畅,郁久而生寒热,致成虚实互呈,寒热错杂之证,非新病,而证情单纯者可比。此时治法须多方兼顾,融汇祛寒热、调肝脾、和气血诸法于一方,然而堪当重任者惟《伤寒论》之乌梅丸也。

余凡遇痛经历年不愈,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只要其呈现经前、经期或经后少腹拘挛而痛,血行不畅,经色或淡或黯,心烦口渴,手足欠温,乏力肢酸,脉细弦无力,每与斯方,多如期而愈。

如本院职工张某,32岁,经行时少腹疼痛,月经不畅,其色时淡时黯,或有瘀块,历经三载,月月如是,鲜有变者。多方求医不效,以致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

邀余诊治,查其面色萎黄,舌质淡胖,边尖红,舌苔薄黄,右脉细软,左脉弦细,少腹按之拘急,痛引阴户,即投乌梅丸为汤,每月经前3剂,经期3剂,经后3剂,3个月而愈。

要之:治仲景之学者,临证治病当抓病因病机,方药当以其功效为肯綮,万勿谓某方治某病,某病用某方,此非其道也。《伤寒论》述乌梅丸证仅1条,主治证为蛔厥和下利,并未提及治痛经,本人从辨识痛经久不愈者之病因病机着眼,选用补消兼施、寒热并用之乌梅丸来主治,屡收显效,是为扩大经方运用之一得也。

本文摘自《当代名家医话·妇科卷》,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姚树堂

三阴交单穴急诊应用

作者/罗丹

笔者在急诊科工作期间,运用指压或针刺三阴交治疗原发性痛经,尤其是对非甾体类药物治疗无效或有非甾体类药物禁忌患者均屡屡见效。

三阴交穴源于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系足太阴脾经腧穴,为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三阴经交会之处,主治功能甚广,定位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大凡与脾、肝、肾三阴经相关疾病均能治疗。

《金针王乐亭》曰:“三阴交滋阴,健脾,助阳,为治血之要穴。”在《中医学解难·针灸分册》中有“三阴交健脾,益肾,疏肝,理血”之论述,因此三阴交穴具有活血调经、健脾利水、疏肝益肾、祛风除湿、疏风通络等作用,并有调三阴经经气,活血通络之效。

徐某,女,24岁,未婚,因“少腹部痛1天,加重半天”于年5月11日下午4时来就诊。患者于今早起出现少腹部痛,呈隐痛,自服“芬必得”未见好转,从中午开始少腹部痛加剧,畏寒肢冷,月经量少,加服“芬必得”仍无效,遂来急诊科就诊。

查体:痛苦面容,弯腰步入诊室,下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既往在月经期均出现少腹部痛,曾诊为“痛经”,服“芬必得”可好转。西医诊断:原发性痛经。中医诊断:痛经。取穴:三阴交,毫针直刺2cm,得气后提插捻转,留针5min,疼痛缓解,10min左右后疼痛消失。

胡某,女,21岁,未婚,因“少腹部隐痛2h”于年11月20日就诊,就诊时月经来潮前第一天,少腹部痛,今来就诊要求用止痛药。

查体无阳性体征。既往在每月经期第一天少腹痛。西医诊断:原发性痛经。中医诊断:痛经。嘱其指压三阴交穴,5min左右少腹部痛好转。并告每天按揉三阴交穴可预防痛经。患者坚持按揉,随访再未发生痛经。

按:痛经是青春期少女最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工作学习,中医学称痛经或经期腹痛。现代医学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痛经,前者是指少女在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少腹部或腰部疼痛,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则昏厥。

痛经病位在于胞宫、冲任,变化在气血。可由情志不舒、郁怒伤肝或外感寒湿后等因素引起,其发生与冲任二脉及胞宫的周期性生理变化密切相关,与肝、脾、肾三脏也有关联,月经前后冲任二脉气血不和,致胞宫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受阻,气滞血瘀,经行不畅,“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故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侯》有“妇人月水来腹痛者,劳伤气血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之说。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三阴交能明显缓解痛经患者疼痛,其机理为:针刺三阴交可激活皮质、皮质下边缘系统和小脑与疼痛相关脑区,可能通过平衡与疼痛相关的中枢网络而减轻疼痛,神经内分泌也可能在治疗中起作用,进而缓解痛经患者疼痛。该法只取一穴,操作简便,疗效快速,无任何副作用,医院急诊能中不西或先中后西的要求,值得推广。

本文摘自《新中医》年4月第47卷第4期,作者/罗丹,转自中医书友会

套路?这是专骗佛教徒的诈骗集团!

老祖宗:“人到四十九,四地别久留”:这4个地方,最好不要久留,真有理

善待自己,健康第一!

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惊醒)

李敖留给世人的40句话,句句戳心!

离你最近的三个人,决定了你的人生走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cane.com/rsjj/73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