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一味中药,人参

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中国药典》:人参

图片

拼音RénShēn

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ginsengC.A.Mey.的干燥根。栽培者为“园参”,野生者为“山参”。多于秋季采挖,洗净;园参经晒干或烘干,称“生晒参”;山参经晒干,称“生晒山参”;经水烫,浸糖后干燥,称“白糖参”;蒸熟后晒干或烘干,称“红参”。

性味甘、微苦,平。

归经归脾、肺、心经。

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用法用量3~9g,另煎兑入汤剂服;野山参若研粉吞服,一次2g,一日2次。

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密林中,分布于我国东北诸省。辽宁和吉林有大量栽培,近年来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湖北等省区也有种植。

栽培喜冷凉湿润气候,耐寒。喜斜射及漫射光,忌强光和高温。对土壤选择较严,适宜排水良好,富含腐植质的砂质壤土及壤土栽培。种子繁殖,分夏播、秋播和春播。夏播,7~8月果实成熟时,采下立即播种。秋播11月,春播在4月上、中旬。播前先整地作畦,高0.7~1尺,宽3.8~4尺,畦间作业道为6~8尺。采用撒播,每平方米1两,播后,覆土1~1.5寸,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约至5月上旬出苗。秋播和春播必须采用人工催芽。催芽方法是挖深5~6寸的坑,大小视种子多少而定,然后把砂与种子按1:1比例拌好,放入坑内,覆土2~3寸,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约2个月后裂口,即可播种。第三年10月移栽,行株距6×3寸,覆土1.5~2寸。出苗前,应搭前檐高3~4尺、后檐高2~3尺棚遮荫。生长期间有斑点病、疫病和炭疽病为害,可用波尔多液喷射防治。

制法人参加工法主要分红参类、糖参类、生晒参类及其它类4种:

①红参类

取园参水子剪去支根及须根,洗刷干净,蒸2~3小时,至参根呈黄色,皮呈半透明状为宜,取出烘干或晒干。主要成品有红参。边条参等。

②糖参类

取鲜参洗刷干净,置沸水中浸泡3~7分钟,捞出,再入凉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取出晒干,再经硫黄熏过。然后用特制的针沿参体平行及垂直的方向扎小孔,浸于浓糖汁(毫升水溶克糖)中24小时。取出后曝晒1天,再用湿毛巾打潮,使其软化,进行第2次扎孔,浸于浓糖汁中24小时。取出后,冲去浮糖,晒干或烤干。主要成品有白人参(为园参水子或移山参水子的加工品)、糖参(为各种鲜参的加工品)等。

③生晒参类

取鲜参洗刷干净,日晒1天后,再用硫黄熏过晒干而成。主要成品有生晒参、全须生晒参、白干参等。

④其它类

㈠掐皮参:加工法与糖参相似,一般将参体浸沸水中3次,每次1~2分钟,约三成熟时,再将支根置沸水中约20分钟。参体经扎孔后放入较稀的糖汁中浸3次,取出微火烘烤,使皮与内部分离,再用竹刀轻扎外皮,使成点状即成。㈡大力参:取鲜参在沸水中浸煮片刻后晒干。

人参成品容易着潮返糖,宜放置于燥阴凉处,密闭保存,并防虫蛀。

性状①园参

又名秧参。主根(参体)呈圆柱形,表面淡黄色,上部有断续的横纹。根茎(芦头)长约2~6厘米,直径约0.5~1.6厘米,有稀疏的碗状茎痕(芦碗)及一至数条不定根(参艼)。支根2~6条,末端多分歧,有许多细长的须状根,其上生有细小疣状突起(珍珠点)。

由于加工方法不同,商品园参主要有以下几种:

㈠红参:主根长约5~20厘米,直径约0.7~2厘米。表面棕红色,半透明,有大纵皱,环纹不明显,有支根痕。根茎土黄色,上有碗状茎痕4~6个。质硬而脆,断面平坦,角质,棕红色,中有浅色圆心。气香,味微苦。

㈡边条参:性状同红参,惟一般以根茎较长,身长径圆,支根较长为特点。

㈢糖参:主根长约3.5~12厘米,直径0.6~2厘米。表面淡黄白色,上端有较多的断续环纹,遍体有点状表皮剥落及细根痕迹。断面平坦,粉质,黄白色,有时韧皮部附近有淡黄色圈,中心部常有放射状裂隙。气香,味甘而微苦。

㈣白人参:性状同糖参,形体较好,和野山参相似,但多为顺直体,根茎较红参长,须根分散,短而脆。

㈤生晒参:主根长约3~10厘米,直径约0.3~2厘米。表面土黄色,有黑棕色横纹及纵皱,细支根及须根均已除去,而仅留痕迹。质脆,体轻,断面平坦,白色,有放射状裂隙。气香,味苦。有完整的根茎及须根者,称"全须生晒参"。

㈥白干参:主根表皮均已除去,体表淡黄色或类白色,上端横纹不明显,但可见浅纵皱及支根痕。其它性状与生晒参近似。

㈦掐皮参:主根长约6~15厘米,直径约1.2~2.5厘米,表面淡黄色,上端环纹不明显,但可见许多加工所致的凹点。支根浅棕色,支根与须根用线扎成牛尾状。断面白色。气香,味甘微苦。

㈧大力参:主根长5~15厘米,表面淡黄色,半透明,有明显纵皱,上端有棕色横纹。细支根及须根均已除去。质硬而脆。断面平坦,透明角质状。气香,味苦。

园参商品,均以身长、支大、芦(根茎)长者为佳。支瘦小,芦短、糖重者为次。

主产吉林,其次为辽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地。

②野山参

又名山参。主根短租,与根茎等长或较短,多具二个主要支根,形似人体。上端有细而深的横环纹。根茎细长,一般长3~9厘米,上部扭曲,习称"雁脖芦",芦碗密集,下部无芦碗而较光滑,俗称"圆芦"。须根稀疏,长约为主根的1~2倍,柔韧不易折断,有明显的疣状突起(珍珠点)。全体呈淡黄白色,皮细、光润。气香浓厚,味甘微苦。

由于加工不同,商品野山参有生晒参、糖参、掐皮参3种。其性状除全形外,均与相应的园参商品相似:以支大、浆足、纹细、芦长、碗密、有圆芦及珍珠点者为佳。

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

③移山参

体形似野山参,但主根下部往往较肥大,纹粗而浅,常延续到主根中部,须根珍珠点较少。加工商品同野山参。

④朝鲜人参

产于朝鲜的人参,习称朝鲜人参,又名别直参、高丽参。商品有朝鲜红参、朝鲜白参之分,而以红者为优。

㈠朝鲜红参

加工法与国产红参相同。体较足壮,上生双马蹄芦与肩齐,单芦的名"独碗芦",中部皆深陷,边缘甚整齐,质坚硬。主根长约6~10厘米,直径约1~2厘米。表面红棕色,有顺纹,上部或显黄衣,全体显纵棱。支根多弯曲交叉。质坚体重。断面角质发亮,有菊花纹。香气浓厚,味甘微苦。

㈡朝鲜白参

芦头与园参相似,体呈圆柱形。表面黄白色,有浅棕色细纹。须根大部除去,质松泡。断面有圆心。稍有香气,味甘微酸。

此外,日本栽培的人参,习称东洋参,始载于《纲目拾遗》,商品因加工不同,分为白参与红参两种。

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①《本经》:"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②《别录》:"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肋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

③《药性论》:"主五脏气不足,五劳七伤,虚损瘦弱,吐逆不下食,止霍乱烦闷呕哕,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主肺痿吐脓及痫疾,冷气逆上,伤寒不下食,患人虚而多梦纷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调中治气,消食开胃。"

⑤《珍珠囊》:"养血,补胃气,泻心火。"

⑥《医学启源》:"治脾胃阳气不足及肺气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泻肺脾胃中火邪。《主治秘要》:补元气,止泻,生津液。"

⑦《滇南本草》:"治阴阳不足,肺气虚弱。"

⑧《本草蒙筌》:"定喘嗽,通畅血脉,泻阴火,滋补元阳。"

⑨《纲目》:"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痎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

复方①治营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人参(去芦)、白术、茯苓(去皮)、甘草(炙)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常服温和脾胃,进益饮食,辟寒邪瘴雾气。(《局方》四君子汤)

②治胃虚冷,中脘气满,不能传化,善饥不能食:人参末二钱,生附子末半钱,生姜一分(切碎)。上三味和匀,用水七合,煎至二合,以鸡子一枚取清,打转,空心顿服。(《圣济总录》温胃煮散)

③治肺虚久咳:人参末二两,鹿角胶(炙,研)一两。每服三钱,用薄荷、豉汤一盏,葱少许,入铫子煎一、二沸,倾入盏内,遇咳时,温呷三、五口。(《食疗本草》)

④治三、二年间肺气上喘咳嗽,咯唾脓血,满面生疮,遍身黄肿:蛤蚧一对(全者,河水浸五宿,逐日换水,洗去腥,酥炙黄色),杏仁(去皮尖、炒),甘草(炙)各五两,知母、桑白皮、人参、茯苓(去皮),贝母各二两。上八味为末,净磁合子内盛。每日用如茶点服。(《卫生宝鉴》人参蛤蚧散)

⑤治阳虚气喘,自汗盗汗,气短头运:人参五钱,熟附子一两。分为四帖,每帖以生姜十片,流水二盏,煎一盏,食远温服。(《济生方》)

⑥治心气虚损,怔忡而自汗者:猪腰子一只,用水两碗,煮至一盏半,将腰子细切,入人参半两,当归(上去芦、下去细者,取中段)半两。并切,同煎至八分,吃腰子,以汁送下。有吃不尽腰子,同上二味药滓,焙干,为细末,山药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百一选方》)

⑦治心气不定,五脏不足,恍惚振悸,差错谬忘,梦寐惊魇,恐怖不宁,喜怒无时,朝差暮剧,暮差朝剧,或发狂眩:远志(去苗及心)、菖蒲各二两,人参、白茯苓(去皮)各三两。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七丸,加至二十丸,温米饮下,食后临卧日三服。(《局方》定志丸)

⑧治消渴引饮无度:人参、瓜蒌根各等分。生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麦冬汤送下。(《仁斋直指方》玉壶丸)

⑨治消渴引饮:人参为末,鸡孑清调服一钱,日三、四服。(《纲目》)

⑩止血后此药补之:大人参(去芦)二两,枣五枚。每服水二盏,煎一盏。细呷之,服后熟睡一觉,诸病除根。(《十药神书》独参汤)

⑾治吐血下血,因七情所感,酒色内伤,气血妄行,口鼻俱出,心肺脉散,血如涌泉:人参(焙)、侧柏叶(蒸焙)、荆芥穗(烧存性)各五钱。为末,用二钱,入飞罗面二钱,以新汲水调如稀糊服,少顷再啜。(《中藏经》)

⑿治小儿惊后瞳人不正者:人参、阿胶(糯米炒成珠)各一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日再服,愈乃止。(《仁斋直指方》)

⒀治下痢噤口:人参、莲肉各三钱。以井华水二盏,煎一盏,细细呷之,或加姜汁炒黄连三钱。(《经验良方》)

⒁治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人参、甘草、干姜、白术各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金匮要略》人参汤)

⒂治霍乱心烦躁:桂心二分(末),人参半两(去芦头)。上以水一大盏,煎至七分,去滓,分温二服。(《圣惠方》)

⒃治虚疟发热:人参二钱二分,雄黄五钱。为末,用棕尖捣丸,梧子大。发日侵晨,井华水吞下七丸,发前再服。忌诸般热物。(《丹漠纂要》)

⒄治妊娠酸心吐清水,腹痛不能饮食:人参(去芦)、干姜(炮)各等分。上为末,用生地黄汁,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下,食前服。(《局方》小地黄丸)

临床应用①用于急救

大剂量的人参(o.3~1两)煎服或炖服,或以人参注射液(每毫升含生药0.57克)2~4毫升行肌肉或静脉注射,可用于心原性休克的急救,或其它一时极端垂危的病人;人参与附于合用可以救治亡阳虚脱。

②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

人参对于高血压病、心肌营养不良、冠状动脉硬化、心绞痛等,都有一定时治疗作用,可以减轻各种症状。人参对不正常的血压具有调整作用,或认为不同的剂量可以出现不同的作用:小剂量能提高血压,大剂量能降低血压。成人1日的常用量为0.2~3钱;人参浸膏(每毫升等于1克生药),每次服20~40滴,日服2~3次;人参酊(含量10%),每次5毫升,日服2~3次;人参粉,每次3~6分,日服2~-3次。

③对胃和肝脏疾病

对慢性胃炎伴有胃酸缺乏或胃酸过低者,服人参后可见胃纳增加,症状减轻或消失,但对胃液分泌及胃液酸度无明显影响。也有报告称人参可使慢性胃炎病人胃痛消失,食欲增强,大便正常,胃液总酸度增加。对于急性传染性肝炎,在一定的治疗条件下,服用人参对于防止转变为慢性肝炎似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④治疗糖尿病

人参能改善糖尿病人的一般情况,但不改变血糖过高的程度。或谓人参可使轻型糖尿病患者尿糖减少,血糖降低40~50毫克%,停药后仍可维持2周以上;中等度糖屎病人服人参后,虽然降低血糖作用不明显,但多数全身状况有所改善,如渴感等症状消失或减轻;某些患者服人参后可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⑤对于精神病

人参对无力型和无力-抑郁型精神病,无论其病因如何(精神分裂症、中毒或传染病引起的精神病,退化性精神病等),似均有治疗作用。也有认为,人参口服对器质性神经疾患仅能改善病人的一般主观症状,而无客观的明显治疗作用。

⑥治疗神经衰弱

人参对神经系统有显著的兴奋作用,能提高机体活动能力,减少疲劳;对不同类型的神经衰弱患者均有-定的治疗作用,使病人体重增加,消除或减轻全身无力、头痛、失眠等症状。

⑦治疗阳痿

人参在中药里,一般用作强壮剂,可以补养元气;近人的研究,证明它有增强性腺机能的作用。人参酊对于麻痹型、早泄型阳痿有显著的疗效,但对精神型无效;对因神经衰弱所引起的皮层性和脊髓性阳痿也有一定治疗效果。

⑧其他

人参还有提高视力及增强视觉暗适应的作用。与其它药物合用,还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但临床上对于实症,如由于突然气壅而得的喘症,由于燥热引起的咽喉干燥症,一时冲动引发的吐血鼻衄等,均忌用人参。

摘录《中药大辞典》

沁申堂医道辟谷

不同于一般辟谷,医道辟谷更集合了辟谷、静修、功法、国学、养生之大成。

在辟谷过程中,通过静坐、行香、唱诵、抄经、站桩等一系列独特方法的习练,、不仅让整个人身体气血变得更加顺畅,

而且妙趣横生,给你一个焕然一新的健康生活方式。

何为辟谷我们通过五年上千人的验证发现,以辟谷为主,结合中医外调、内养对于三高、心血管疾病、肥胖、体内毒素多、皮肤问题等具有立竿见影的康复效果。

想和我们一起体验医道辟谷的奥妙么?

名额有限,心动不如行

赶快亲临沁申堂中医门诊部或致电报名吧;

前20位报名的朋友,还可享费用立减元的优惠哦!

年05月01日--05日(04月30日下午16:00报到出发)苏州吴江江村市隐想要和我们一起来体验吗?报名要快哦!名额:仅限30位具体行程:详情店内咨询费用原价元/人

早鸟价:元/人*(含5日双人房住宿、5日课程及辟谷练习指导、西医基础生化检查套餐、机器人及中医师中医诊断、5次点穴手法调理)

报名联系:

沁申堂中医孙院长:(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cane.com/rssh/74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