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之一直在笑2426

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你好,这里是名著阅读,每周十分钟,陪你一起读。

这一讲,我们从24回讲到26回,这三回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地点在万寿山五庄观,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就是孙悟空偷吃人参果,猪八戒一口吞下去都没有吃出味道来。故事写得跌宕起伏,又妙趣横生。我们一起来读小说。

故事的起因,是镇元子要去参加汨罗工地“混元道果”,算好了唐僧会经过,让两个童子用人参果招待唐僧。这镇元子和唐僧什么关系呢?前面在说唐僧身世的时候就已经提及过,这个唐僧身世很不一般,他是金蝉子转世,是如来的第二个徒弟。小说对于唐僧的身世分了几个地方来讲,前面写到沙和尚的时候,就提到了取经人九次经过都被吃的情节,这些故事,如果不留意的话也就忽略过去了,如果你连起来读,会很有意思。这是小说家的构思,年代隔了那么就,对于为什么要这么构思,争论很多,对于我们现代读者来说,如果不是为了研究,就当是发现了一处秘密,阅读的幸福感就从这里开始。

回到小说,有了这个起因,接着我们要展开的是两个三的故事,一是孙悟空三闹五庄观;二是孙悟空三岛求方。

一闹五庄观——孙悟空推到人生果树。童子受镇元大仙的嘱咐,等到了唐僧师徒,于是拿了金击子,取了两枚果实给唐僧吃。然而,唐僧看人生果长得像小孩,无论如何都不吃。两个小童也不客气,就自己吃了。这一切被好吃的猪八戒听在耳朵里,口水直流,怎么办,就去找来行者商量。偷果子,真是行者的拿手好戏,一口答应后就趁童子和唐僧聊天的功夫,偷了金击子,到园里去才人参果。不过,毛手毛脚的行者敲下第一个后发现,果子落到地上就不见了。问过土地后才知道,果子遇土而入的特点。行者于是重新敲了三个,这回拿衣服裹了,回去后就和师兄弟每人一个吃了。加上童子吃掉的两个,一共摘了6个,还有一个到土里去了,这是因为这个数字,引起了祸端。童子想起到园子里看看,数来数去只有22个,算起来少了四个。两个童子也不是省油的灯,对着唐僧就破口大骂,唐僧喊徒弟来对质,果然是行者偷了,不过行者只承认吃了三个,这让童子更加得理不饶人。孙悟空气不过,就分身去园子里,一顿乒乒乓乓,将人参果树推到了。气是惹祸的根,孙悟空依然这幅脾气。

这就是一闹五庄观。闹完后,清风明月再次到园里里,发现事情闹大了,于是就一把锁将唐僧师徒给锁了起来。当然,一把锁是锁不住行者的,果然,等月亮上来的时候,行者先解锁,然后带着大家一起悄悄的开溜了。

这里要留意一处细节,那就是唐僧对行者的态度,“你这个猴头,番番撞祸!你偷吃了他的果子,就受他些气儿,让他骂几句便也罢了,怎么又推到他的树!若论这般情由,告起状来,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说不通”。我们知道,唐僧不仅胆小怕事,还总是遇事推卸责任。这时候,猪八戒开始挑拨离间,你可以变个虫子出去,苦了大家帮你定罪。这时候唐僧说:“他若干出这个勾当,不同你我出去啊,我就念气旧话经儿,他却怎生消受”,要么推卸,要么威胁,这个唐僧,真的很可恶。

师徒能逃走吗?镇元大仙回来了发现情况不对,很快就追上来,用“袖里乾坤”,将师徒抓了回来。这时候,孙悟空还没开始闹。大仙将师徒绑在柱子上,要抽他们,特别是要先抽唐僧。这时候,行者急了,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你看,唐僧推卸责任,行者主动揽责任,对比之下,我们看到了行者的变化,行者会心疼人了。行者吃过太上老君的仙丹,有金刚不坏之身,被抽几下算不了什么。又到了夜里,让八戒拱来四颗树,行者将树变成师徒的模样,一招偷梁换柱,金蝉脱壳了。这是二闹。

三闹五庄观——行者砸油锅。

第二天天明,大仙发现师徒跑了,再次用老办法将师徒抓回。这次,想到了要用油锅来炸行者。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石狮子变作自己,等大家将石狮子扔进油锅,锅就漏了。这就是三闹五庄观。镇元大仙没办法,只好拉住孙悟空,一定要赔他人参果树,于是就引出了一场打赌——如果孙悟空能医好人参果树,就和孙悟空结为兄弟。这个细节要留意,小说明显有着抑道扬佛的倾向,本来镇元大仙和唐僧是故交,现在让镇元大仙和故交的徒弟结为兄弟,这不是自降身份么?

小说于是进入第26回,《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又是三,对,用三讲故事,才有情节的起伏。

在行者出发前,这个唐僧还是威胁了行者。三藏道:“此去几时可回?”行者道:“只消三日。”三藏道:“既如此,就依你说,与你三日之限。三日里来便罢,若三日之外不来,我就念那话儿经了。”看来唐僧随时都会拿紧箍咒来吓人。

下面来讲三岛求方。

第一岛:蓬莱。

这里有福禄寿星在下棋。听说了事情的原委,直说没方没方。在这里,通过三星的嘴里,我们也能读到镇元大仙的身份来。三星说:“镇元大仙乃地仙之祖,我等乃神仙之宗”,又说“你虽得了仙道,还是太乙散数,未入真流,你怎么脱地他手”。言下之意是,你孙悟空不是镇元大仙的对手。不过,虽然没有办法医树,三星答应行者,亲自去帮着求情,也让行者心头宽慰了一些。

先不说第二岛,有一处有趣的情节先聊一聊。三星来到五庄观,唱主角的是猪八戒。猪八戒将帽子戴在寿星头上,拍手笑道:“加冠进禄”,接着又拉着福星要果子吃,不住地去搜衣服,不要脸地说“番番是福”。这时候的猪八戒是金句频出,一番插科打诨,五庄观里顿时充满了欢乐的气氛,之前的剑拔弩张也就烟消云散了。有了猪八戒稳住后方,孙悟空也就赢得了更多的时间。

下面讲第二岛:方丈仙山。

方丈仙山上,行者找到了东华大帝君。结果,帝君一样无能为力。

第三岛:瀛洲。行者找到九老。结果,还是无方。

这时候,行者想到了着观音。我们是不是会想一个问题,行者为何不一下子就想到找观音呢?问题解决地太容易,也就没有了悬念了。这就是用三讲故事的好处。

来到观音处,可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观音的净瓶里的甘露,就是医治果树的良药。行者领着观音一起赶回五庄观。观音只用一滴,就让人参果树起死回生,而且原来一个个掉下去的人参果也神奇地归位了。枯木回春,大家一片兴高采烈。镇元大仙采了果子和大家分享,开了个人参果会。并且遵守诺言,和孙悟空结拜兄弟。一场误会,终于皆大欢喜。

这一讲最后,再增加一处阅读体验,那就是镇元大仙的笑。你有没有发现,这个镇元大仙很会笑,似乎不管什么情况都在笑。

第一处:回到五庄观后看到明显被使了发书酣睡的童子,笑道:“好仙童啊!成仙的人,神满再不思睡,却怎么这般困倦?”

第二处:听完童子的告状后,大仙笑道:“莫惊恐,慢慢地说来。”

第三处:追上逃跑师徒后,笑道:“我把你这个泼猴!你瞒谁哩?”

第四处:孙悟空要帮唐僧抗鞭子,笑道:这泼猴倒言语膂烈,这等便先打他。

除了这几处直接写笑,还有两处冷笑。

在发现行者用法术变了柳树来逃跑后,冷笑,还夸不尽道:“孙行者,真是一个好猴王!”

另一处冷笑,在行者砸了油锅之后,镇元大仙拉着行者要还人参果树。

我们发现,镇元大仙一直在笑,就算是两次冷笑,也似乎没有真的生气的味道。镇元大仙的笑,有对悟空的赏识,现在的孙悟空,有担当,有尊重,有情义;有对事情发展的胸有成竹。镇元大仙走的时候告诉童子的话,说直到有唐僧经过,既然知道这件事,为何就不知道孙悟空会捣乱呢?或许,其实镇元大仙也有办法将树复生呢?

由镇元大仙的笑,我们可以再联系三岛求方中八戒的笑,以及八戒引起了大家的笑。作者安排这么多笑,既有人物塑造的需要,似乎也在告诉我们什么。结合唐僧的哭,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遇到困难不要伤心,更不能责怪。这支取经团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改正,这也是西行路上的一道难关。你看猪八戒就怀疑孙悟空多吃了一个人参果。那么,你从作者安排这么多笑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这一讲,这说到这里。如果你喜欢这一讲,可以分享给亲朋好友一起来读。下一讲,我们要读27-31回,这几回中,我们来讲讲小说中的“哭”。下一讲再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cane.com/rsgz/98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