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人参故事新编庙岭

郑华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庙岭》

阚世钧

蒲海是山东沂水人,曾读过几年私塾,算盘打得好,擅长魏碑体书法。在老家时,旁人都管他叫大海。民国三年的春季天,沂水那边又闹饥荒,蒲海和老母亲、媳妇一起闯关东来到了长白山脚下,就在三道庙岭落户住了下来。岭上有一座山神庙,是当地采集人参的放山汉子们集资修建的。在庙岭居住下来后,蒲海也学着夏秋之际跟挖参帮跑山采集;每次路过山神庙,他都要虔诚地叩头礼拜。庙中的山神像塑得有神采,蒲海很喜欢。

有一年红榔头市,某晚蒲海做了一个梦:他在庙岭附近的黑影岗顺着一条河流走,看到一条受伤的鲤鱼。蒲海手拿两根银针,将这条受伤鱼的内脏给修补好,之后在受伤鱼身上简单施针。受伤鱼游回了河流中,随即又转身游回,很亲昵地和蒲海贴贴脸,表示感谢和友好,然后顺着河流游走了。

第二天,蒲海得益于梦境启示,在“黑影岗”后坡的一个山泉附近,抬到一苗五匹叶老山参。此事在庙岭一带被传为佳话,周围的百姓也都很信服蒲海。当时庙岭已经陆续从关里来了20多户闯关东人家,邻里之间相处得挺和谐。蒲海的媳妇叫腊梅,泼辣大方,面食做得好。蒲海经常将腊梅媳妇做的大枣馒头拿到山神庙供奉。蒲海的老母亲信佛,初一、十五都吃斋。老太太有个心愿就是希望早点抱孙子;蒲海和腊梅成亲好几年了,腊梅一直没有怀孕。蒲海和他媳妇都有些着急。

大秋了,有一天,蒲海赶着马车去县城里卖苞米,顺便买些油盐,在说书馆听书耽误时间长些,回庙岭时有些贪黑了。又路过“黑影岗”,蒲海远远看到有篝火,围着篝火有一群好像赶路的商人在歇息,间或听到他们边吵嚷边说笑的声音,似乎在对账目。蒲海将马车拴好,壮胆走了过去,篝火旁一位白胡子老者笑着和他打招呼;白胡子老者旁边坐着一位老太太,给蒲海递过一棒烤苞米。

老太太身旁坐着三位年轻的女性,大约在二十刚出头的年纪,都将青丝挽成发髻梳于脑后,面庞丰满,表情沉静;长长的一缕刘海将前额覆盖住。三位年轻女性的中间,站着几位孩童,穿着衣锯肥大,款式和那三位女性一致。老者笑眯眯地说,这季子山场不赖,收获很丰厚,今晚他兴致高,特意领着孩子出来溜溜山,也想考考孩子们的脑筋;但是孩崽子们不擅长算术,盘算得不一致。听说大海的算盘打得好,希望大海能够给露一手。如果有机会,也希望大海能够到他们家指点孩子们练习临摹魏碑体书法。

蒲海心中诧异,不敢多言,顺从着接过一个大算盘,按照老者所说,噼里啪啦拨打起来。夜色中,篝火旁,算盘珠起落之音很有节奏,蒲海也受到感染,好像又回到了沂水家乡。夜深了,老者还要挽留蒲海多坐一会儿,蒲海急着回家。老者也没有勉强,老者旁边的那个老太太送给了蒲海一小筐沙果,特意嘱咐:大海呀,你媳妇的红枣馒头做得好,带我谢谢她;回去想着一定要让腊梅吃了这些沙果,到明年你娘就能够抱孙子啦。蒲海是心有灵性的小伙子,听着老婆婆的话语,一个劲地点头。

从那年之后,黑影岗里常能够听到朗朗的读书声。第二年入秋,蒲海和媳妇腊梅抱着胖儿子接受白胡子老者邀请,曾经到庙岭岗里的“参园子”做客。那些参娃打起算盘来远比写字要更凝神。

庙岭闹胡子那暂,蒲海一家子就躲避到“参园子”里。庙岭黑影岗那一带的棒槌确实厚,但是没有缘分的人却很难看到那个神秘的“参园”。

撕纸:张杰

桦甸市互联网信息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cane.com/rsxt/101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