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让您告别白癜风秀健康 http://nb.ifeng.com/a/20180507/6556417_0.shtml
人参真的会逃跑吗?揭秘长白山放山人挖参全过程,三跪九拜系红绳,一个都不能少,规矩更是多得很。
长白山,自古以来就是野山参的主产地,每年8月果实成熟时,附近村民就会三五成群去挖参,挖参也叫“放山”,人参则被称为“棒槌”。
又是一年挖参季,村里的老把头赵炳林,老早就张罗起来。把头是放山的领头人,熟悉地形,懂得观察天象,经验十分丰富。
放山的规矩很多,比如人数,讲究去单回双,工具全都系上红绳,这些都是为了讨个吉利。
而这个棒槌锁,据说是用来“锁”人参的。那么,传闻中的人参会跑,难道是真的?
在进山前,要先给老把头磕头,也叫祭山神。
放山的山场已经确定,现在大家要抓紧时间搭窝棚,之后的几天,他们会以这里为营地,早出晚归,直到挖出人参。
天一大早,大家就忙活起来,5个人一字排开,彼此间隔两三米,一点点向前搜索,这叫“排棍”。
把头是头棍,中间的人叫腰棍,最外边叫边棍。头棍和边棍则负责引路。要在迷宫般的森林中找到人参,并非易事。整个过程,所有人都全神贯注。
一路上,边棍还要沿途做下记号,行话叫“打拐子”,这是为了避免重复压山,一旦迷路,也能以此作为标记。
今天是压山的第4天,如果还没有收获,就要重新找山场了,正走着呢,突然发现一个“打拐子”,看来这片山头已经被人搜过。
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去一个叫“棒槌沟”的地方继续搜索,据说曾有人在那里挖到过几百克的大参。但因为道路崎岖,毒蛇遍布,平时很少有人来这里采参。
进入棒槌沟后,放山的速度也慢了下来,经过3天的搜索,大家带的干粮已经不多,如果还没有结果,就只能下山了。
吃完煎饼卷大葱,一行人继续赶山。就在天快黑的时候,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
只听边棍一声大叫:“棒槌!”
“几匹叶?”
“三匹叶。”
“来,把棒槌锁拿来。锁住它就跑不动了。”
据说喊山可以把人参定住,而棒槌锁则可以防止人参逃跑。
在同伴的帮助下,赵炳林开始聚精会神地“起参”,人参的根系错综复杂,向四周发展,给采挖带来很大难度,哪怕细微的破损,都会导致营养流失,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人参挖出后,还要用柔软潮湿的苔藓进行打包。
完了还要撒上人参籽,以便将来长出新的人参。
挖参的情况要记录在树上,称为砍兆头,可以提醒以后的放山人。
下山路上也有讲究,不能估算人参的价值,为了避免心理失落,或是有人见财起意。
放山结束后,还要答谢老把头,许愿还愿,一个都不能少。卖得的钱,也是几人平分,就算把头,也不会搞特殊化。
古老的技艺,展示着人类的生存智慧,虽然历经时代变迁,但赶山人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传统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