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市脱贫攻坚采风作品王英幸福硕果满

治白癜风沈阳哪家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dxkfbl/160212/4769995.html

年第25期

弥勒市脱贫攻坚采风作品选

●幸福硕果满山头

王英

听说江边乡的芒果很是热销,8月底我们赶到了江边,却还是扑了个空。站在江边乡的山头上,迎接我们的只剩满山坡已经被修剪过,有的甚至不足1米的小小芒果树遍布满山坡各个角落,看着没有顶只剩四周几根稀落枝条的小树苗(在我眼里我一时还不能将它看成果树),我们心里泛起了疑问,就这些满山坡的小果树苗真能够承载得起脱贫致富的担子吗?

白站长满怀信心介绍到:“你们可不要小瞧了这些小小果树,你们再提早一个月来它可是全身挂满致富的“金果实”呢!果子摘完就把枝条全部修剪了,所以你们现在看到的不是满山的绿,而是有点光秃秃的感觉,那是在给大山“放假”,休养生息呢。”

江边乡虽地处南盘江西岸江边,并因此得名,但四面山上却并不是郁郁葱葱,因山高坡陡,山上土壤稀薄贫瘠,山石嶙现,因此,江里的水对山地的农作物并未形成相互辅助的有力条件,是典型的低热河谷气候,可以种植的经济作物非常有限。而江边乡又是弥勒三个扶贫攻坚乡之一,要想脱贫摘帽,光靠村民们的勤劳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另辟蹊径,根据地势及气候特点调整产业发展思路。现在,他们不仅做成了,还带领江边乡成为了弥勒首个脱贫出列的贫困乡镇,靠的就是我们见到的这些满山坡的芒果树。

原来它的“小”是通过了技术培训改良来的。年,江边乡大量引进芒果苗,引进了瑞滇、益麟、展雁三家龙头企业,带动平地、干田、小裸份、挨村等四个村委会发展芒果产业,江边乡的河谷两岸和山头上都栽上了芒果。但针对地势及树苗的特点,还得在技术上加以改良,为此,几个村委会集中组织了70余人骨干群众,由市财政投入6万元培训经费,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专门学习了芒果的嫁接、修枝、施肥等种植技术,不留树冠和不让它长得太大是为了不让树枝汲取太多养分,需要它蓄积能量为来年挂果丰产做准备,而且摘果时省工省力。白站长笑望着我们说:“你们来晚了,我们的芒果7月中旬到八月份上市,刚好广西芒果上完我们就接上了市场的这个空档,全乡挂果的多亩芒果上市不超过三个星期就抢购而空了呢,都是走的大宗批发,全部往外省拉,摘下来是还在绿的生果,到了那边就一路全捂熟了,好吃着呢!你们明年早点来,尝尝这个让我们江边乡脱贫致富的“幸福果”,这个你们在弥勒市场上也是难买到的。现在芒果的种植面积已达到了3.9万亩,再加上6.9万亩的套栽核桃和多亩的板栗等等一些传统产业的支撑,我们不仅可以脱贫,很快就可以致富奔小康了呢!我们带动的不仅是弥勒江边,就连河那边(属于丘北县)的人看到这边如此丰收的景象也跟着栽了起来,都快赶上这边了呢。”

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江边乡的芒果种植产业,农户自己带头承包栽种,每亩可卖得多块钱,扣除成本每年可达10万余元一户,无力承包的那些农户除了得到地租,还有劳务费,多劳多得,全乡余户群众(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实现了约余万元的产值,也解决了当地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放在以前靠天吃饭,每年人均收入不足元,这样的日子是不敢想的。这便是江边乡发展产业脱贫的致富之路,用小小果树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希望之路。

●在东山

在东山,弥勒最高的红土地上,我看到了一幅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共同脱贫,种植业、畜牧业、林业等农植经济干得热火朝天,齐奔小康的美好幸福生活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幸福花米饭

来到安产村委会细所村,迎接我们的苗族大妈摆出了她们早上刚做的三大簸箕花米饭,圆形簸箕里五种色彩艳丽的米饭簇拥着中间的白色拼成一朵漂亮的“花”米饭,另外一簸箕是将这几种米饭全部混合的杂花米饭,还有一簸箕全部是黄色的,不知道是不是时逢她们苗家的什么节日,她们不仅身着漂亮的苗族服饰,还特意做了两盆长的粽子,我们俗称“狗脚杆”,用竹叶或一种毛茸茸的叶子包上糯米、花生、火腿等食材,那味真是香的用一只真的狗脚杆都不换呢!

说起她们的花米饭,大妈津津乐道地介绍道:“你们别看这个米饭色彩鲜艳,都是用一些可以治病的纯植物的根、茎、叶或花熬制取汁染的呢。”边说边取了几样剩余的植物染料残渣给我们看,我只知道其中染黄色的是我们汉族叫的“羊咩咩”花。她们继续道:“这些米都是用好的糯米做的,你们可以放心的吃,这个吃了对身体很好的,来到这里不尝尝我们这个手艺,是很可惜的,我们做这花米饭原意是祈求我们五谷丰登、六畜生旺、生活像鲜花一样幸福美满的,所以就照着“鲜花”的样子和颜色去做,但现在这些我们都实现了,所以就是庆祝了。党的政策好啊!我们能住上这么宽敞明亮的浇灌楼房,都是政府易地扶贫搬迁的帮助啊,而且实话跟你们说吧,我们做这些花米饭政府也是有补助的,特意叮嘱我们要将这门手艺继续传承下去,所以你们也不要觉得愧疚不好意思吃,再说有好东西就是要拿来招待客人的”。

两位大妈边邀请我们进屋手里边热络的拾起几只“狗脚杆”朝我们塞,嘴里还不忘邀请我们品尝她们漂亮的花米饭。我们都一致认为不能破坏了花米饭漂亮的“原型”,太舍不得下手了,得先用相机把这五彩斑斓的“花”米饭定格,把藏在日子里一餐一饭的浪漫情调和诗情画意定格,把苗家大妈的热情笑容定格在这干净整齐得好似城里别墅小区的幸福村庄里。

云下集市

适逢东山周五街天,提起赶集,我们女的总是两眼放光,但没想到,几位潇洒的才子们也欣喜的乐意奉陪,都想逛逛这弥勒最高的“云下集市”。

于是我们各自背个包雀跃着向我们各自感兴趣的摊点奔去。几个文友要买的东山本地小紫芋由于觉得带着逛街着实是累,我们又刚开始逛,看着也还多呢,就奔向后面的目的地了,心里盘算着最后逛完经过这里再来买。

蹦跶到集市最高点时,我们欢愉地站在坡上欣赏着云下熙攘的人流和各式摊点,美丽变幻的白云好似伸手便可抓一把放在手里细细观赏把玩,难怪才子风影说,这里该叫“云下集市”,才子南山也说“这是仙界与凡间的交界处”。美女文友们忙着站在坡顶上拍下伸手触碰白云的美照。同行的小李介绍到:“为什么带你们来逛集市呢?其实也不单纯是逛街,这个集市它属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是东山镇的黄金地段,人流物流密集,每年可实现.68万元的利润,按照“政府+公司+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模式,采取贫困户人口数进行入股分红,每户贫困户按家庭人口人均可获分红元,最多的8人户每年可获分红元呢,解决了贫困户收入难的问题,另外还与与建档立卡贫困村签订集体经济发展协议,大栗、安产、洛那三个入股的贫困村每年可获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实现了脱贫增收的延续性和稳定性,真正让“输血”变“造血”,确保脱贫不返贫”。

往回赶时,我们买了一些在别处不曾见到的竹制工艺品,可折叠的竹果篮,竹笔筒、筷筒、酒杯等等,真是又奇特又新鲜。最后我们还不忘要提前品尝哈东山的本地小紫芋,到烧豆腐摊摊前找漂亮的阿妹现买了些烤熟的先解解馋。这也是东山的又一特色呢,东山紫芋因了张冲将军得一美名--将军芋。

前面说过我们几个文友都要买一些小紫芋带回家,但其实当我们最后来到这个摊点时小紫芋已全部卖完了,也好,乐得留一个小遗憾、小惦念,待我们下次光顾这个新奇的“云下集市”时实现。

幸福小牧场

其实它是山顶上刚刚掀完烟叶暂时闲置的的一片烟地,说它是牧场,是因为那里不仅有幸福悠哉地吃草的两大家子黑山羊、红骨羊,还有牛、马,而且是很俊的白马和很壮实的牛,它们互不打扰、各自为阵,悠闲幸福的吃着烟地里的草和烟杆上新发的小烟叶、烟花,饱腹之余,公羊还不忘当着我们和小羊咩咩的面时时追着羊妈妈求爱,大秀恩爱呢。一片小小的烟地,硬是给它们吃出了幸福自由的草原牧场感觉。放羊的彝族大妈跟我们说道:“像这样的红骨羊能卖到一百多块钱一公斤的活羊呢,家里大大小小养着几十只,日子是比以前好过得多了”。

山顶上,人参果苗覆盖了满山坡,矮矮的果苗像一层厚厚的被子把整个山坡的黄土地染成了翡翠绿,开着星辰一样密密匝匝的小白花,但你可不要被它的假象所迷惑,以为它还未结果呢,只要你足够细心,向这片翡翠绿谦卑的俯下身子,轻轻扒开果苗,你会惊喜的发现,原来满山坡翡翠绿下面躺的是白玉一样的人参果,已经拳头一般大,等待农人将它摘下卖个好价钱呢!拣了几个白色中透着淡黄色的果子摘下,掰开来吃,甜甜的汁水溢满整个腮帮,直流心田,像喝下一碗水一样解渴。这里也是一个牧场,一个放牧身心的美丽幸福“牧场”。

在东山,像这样大大小小的“幸福牧场”还有很多呢!

山间道路上,一对农人夫妇驾着牛车悠闲地经过我们时,摄影师友人将镜头对准了他们,农妇佯装不悦的说道:“倒是不要把我们拍了惨巴巴呢噶”!我们笑着说:“不惨、不惨,幸福着哩”。

习总书记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里的老乡他们都觉得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不再像以前一样惨巴巴的了。同行的友人表示很羡慕他们这种在天然氧吧里幸福自由生活的日子。

林业经济促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勤劳的东山人民用了近20年的时间实践而实现的真理。

规划先行,既要金山银山,必先绿水青山。90年代中期,经东山乡党委、政府决定,在弥西坡营造亩的连片华山松造林工程,用了四年的时间,转眼间已近20年。现在走进松林,近10米高的华山松笔直苍劲,生机勃勃,清凉的松香浸染全身,令人神清气爽,疲劳顿消。现已是野生菌采摘末期,我们抱着侥幸的心理奔向松林下细心翻找着,但很遗憾,整齐的松林下,规整有序的滴灌水管上的腐叶土已被松过,悉心的还原好野生菌孕育的土壤环境,而野生菌早已不见其踪影了。

现在,万亩华山松已是红河州规模最大的人工造林,也是全省规模较大的人工造林之一。在这郁郁葱葱的背后,凝结着东山几届党委、政府领导的心血,虽现在产生的经济效益在东山乡镇经济产业中尚未凸显,但造林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将来必定是东山、是弥勒、是红河、乃至云南乡村振兴、美丽家园建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访英雄故居

来到东山,不去将军寨拜访黑虎将军张冲的故居,也是为一大憾事。名将虽逝,但英魂永驻故里,镇守着这片东方热土,以供后人传承膜拜,才令这片弥勒最高的红土地上有着丰富厚重的民族文化和热忱奋斗的干劲,雄伟绮丽得令人着迷。

坐在故居石阶上,温暖质朴的气息令友人们心有灵犀一致认为,应在此留合影留念。木栏雕花的四合院于将军而言它是一个温暖的家,是一段奋斗历程,是对美好生活追求的起源地和叶落归根的守望。于后人而言是一个精神气息传承、瞻仰将军英雄事迹的清修谧境之地。

数次拜访的友人风影先生说,这里是将军家后来乔迁的新居,将军最早儿时的故居另有一处,不知诸位是否意欲前往?那自然得去。

站在将军家的百年桂树下,邻人老伯说:“这棵桂树是张冲将军儿时,他父亲和哥哥所种,是之前他们家老宅失火后幸免于难留存下来的,也是历经重重磨难啊!可算是文物古迹了,你们是市里边来的,回去要跟政府反映哈,采取点措施救救这棵老树,你们看,它之前是多么枝繁叶茂,直接长成了两大棵,但现在前面的那棵已经不再发芽,恐怕是枯死了,另外这边今年还发了少许新芽,明年都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发呢!”在老树斑驳的树影下,阵阵似淡似浓的桂花香若即若离的传来,抬头仰望却不见其花,只有稀疏新发的枝条零星分布在树干上,香风中似乎传来将军的少年往事。

拉拉杂杂写了这些,其实要描绘好东山这卷幸福的美好画卷,是怎么也描绘不完的,这片红土地上血脉深处迸发的激越豪情点燃了他们开发幸福生活的热忱干劲,今后必将更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cane.com/rsxt/78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