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疮疡入门心法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http://hunan.ifeng.com/a/20170626/5773085_0.shtml

外科疮疡在临床上也是常见病,笔者在治疗这类疾病时,就用一个非常简单的法则——补气+托毒,补气常用的方剂有当归补血汤、十全大补汤,托毒常用五味解毒饮,并根据不同的侧重进行适当的加减。若正气亏虚较重,创面难以收口,必须重用黄芪,若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必须重用连翘、金银花;若局部坚硬难以溃破者,加皂角刺,反之不用;若局部用胀满感,重用陈皮。

“虚、邪、瘀、腐”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形成以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为病机特点的慢性皮肤溃疡创面。其中,正虚血瘀为本,湿热毒蕴为标。慢性皮肤溃疡治疗方法各异,有单纯外用药,亦有内外兼治之法,外用药多以活血生肌敛疮、祛腐敛疮、收湿敛疮等为治法,内服药多用健脾益气、清热解毒、化湿通络、活血化瘀等结合治疗,外治法直接作用于皮肤溃疡,内治则求于本,通过益气养阴、和营通络解毒、活血化瘀、祛腐生肌等使人体气血充盛,运化健则肌肉得充。由于创面愈合是一个连续、综合的过程,临证需要对创面的局部进行辨证。《医学源流论》中记载“外科之法,最重外治”,局部用药对皮肤创面愈合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医学在此病因病机基础上,提出许多治疗阴证疮疡的基本原则,多从腐、瘀、气血不足论述,千百年来,历代医家遵循“祛腐生肌”“活血生肌”“回阳生肌”的治疗法则,并逐渐形成了以化腐、活血、回阳为主的“生肌三法”。

一、化腐生肌

《薛己医案》中云:“夫腐者,恶肉也,大凡痈疽疮肿溃后,若有腐肉凝滞者必取之,乃推陈出新之意,或留而不去,则有烂筋腐肉之患。”《外科十法》中云:“凡痈疽难收口者,有瘀血夹杂,余脓不尽之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说:“脓液清稀,创口不合,皆气血虚也,宜以大补气血。”“腐不去则新肉不生,盖腐能浸淫好肉也,当速去之。”由于邪毒壅盛,损伤正常组织形成腐肉,覆盖创面,导致邪无出路,经络瘀滞,从而局部气血运行障碍,不利于新肉生长,甚至影响周围正常组织。通过化腐药物的作用,及时祛除腐肉,调畅局部气血,促进正常组织的生长发育,因此创面的早期常需化腐生肌。

二、活血生肌

创面难以愈合的关键是瘀,其为虚、邪的病理产物。《医林改错》:“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力,必停留而瘀。”《医学衷中参西录》:“因气血虚者,其经络多瘀滞。”气血瘀阻经络,则可妨碍气血运行,阻碍气血生化之机,以致新血不生,正气无由恢复,使创面难以得到精气津血的濡养滋润,新肌不能生长;瘀久化火,致使热盛肉腐、血肉腐败,则液化成脓,因此活血生肌应当贯穿于慢性皮肤溃疡治疗的始终。创面经络损伤,使得经络阻塞不通,内不能营运气血、调和五脏六腑,外不能濡养筋骨,最终导致创面迁延不愈。当局部溃疡创面气血运行正常、经络疏通时,正气得以恢复,托毒外出,化腐排脓,生肌敛疮收口。现代医学十分重视血液循环和组织氧供在伤口愈合中的重要性,良好的血供能为创面局部提供充足的氧气和养料,并运走代谢产物,是成功愈合的关键。

《素问·至真要大论》有云:“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血证论》提出“初起总宜散血,血散则寒热风湿均无遗留之迹矣”“去瘀血,即是化腐之法……活血,即是生肌之法”的治疗思想,提出“活血生肌”的观点,将活血祛瘀的药物直接外用于局部创面,通过活血祛瘀、疏通经络,调整局部功能状态,恢复局部气血正常运行的整体环境,促使毒随脓泄,邪去而正复,则腐肉组织逐渐化脱,新肌渐长,创面愈合。《外科大成》有云,疮疡“初起红肿结聚之际,施行气、活血、解毒、消肿之剂……使气血各得其常,则可内消也”,表明疮疡初起,邪毒致经络阻塞、气血凝滞,出现外形红肿或结聚,需给予活血通络之品,使壅者通,结者散。

三、回阳生肌

阳气虚衰、精血不足,尤其疮疡后期,气血耗损严重,常表现为疮面平塌或下陷、渗液稀少或光亮如镜、疮周紫暗僵硬,毫无生机之象。《外科正宗》云:“凡疮溃脓之后,五脏亏损,气血大虚,外形虽似有余,而内脏真实不足,法当纯补,乃至多生。”《外科理例》曰:“溃后收敛迟速者,乃气血盛衰使然。”溃疡日久,气血亏虚,血循不良,则导致疮口难敛。以回阳生肌为治则,可使阳气充盛而激发创面的肉芽组织、毛细血管和结缔组织等生成,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清·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因气滞血瘀,经年累月,臭烂憎人。”认为“瘀久必腐”“久病必瘀”“久病必虚”是本病发病的一般规律,回阳生肌以温阳益气为主,促进机体温煦、气化作用,提高精血津液等有形物质的化生、输布,加速创面的修复过程。王玉章教授认为气血失和是疮疡发病的重要病因,其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均与气血盛衰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疮疡后期,由于疾病对机体不断地耗竭,使整体呈现虚象,王玉章教授则有“保养恶疮”之论,因此凡是病情迁延不愈,气血阴阳亏虚者均以补法促进生肌长肉。针对阴证创面,采用回阳生肌法。赵炳南、王玉章教授等认为在治疗疮疡阴证时,除应用活血通络、敛疮生肌类药物外,还应配伍温阳益气类药物,以振奋机体阳气,并创立了“回阳以生肌,祛瘀以生新”的治疗原则。

下面举几个例加以说明。

一、急性乳腺炎(重托毒)

一妇女患急性乳腺炎1个月,局部红肿疼痛难忍,伴发热,口渴欲饮水,处方:

黄芪15g当归10g蒲公英50g野菊花20g金银花g连翘30g紫花地丁30g皂角刺15g

3剂痊愈。本案虽然是个纯粹的热证,但还是使用了小剂量当归补血汤。

二、热痈失治(重补气)

一中年男子1周前肚脐上长了红色肿块,红肿热痛,未等熟透就自行挤压,结果导致扩散感染,高烧灼热,诊断为败血症,经大量抗生素使用后病情才未继续发展,但创口久不收口,局部不红,发暗,难以愈合。饮食、二便可。

处方:黄芪g当归30g川芎10g赤芍12g熟地黄30g太子参30g茯苓12g白术10g甘草10g蒲公英15g野菊花30g金银花15g连翘15g紫花地丁50g

1周后伤口收敛。

三、脉管炎(补气、托毒并重)

58岁男子,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右侧足趾溃烂,周围皮肤肿胀紫暗,创口刘紫黑血,味臭剧烈,局部有烧灼感疼痛,遇热加重,面色萎黄,身体消瘦,肌肉瘦削,表情痛苦,舌淡苔白。

一诊:黄芪g当归30g蒲公英30g野菊花30g金银花60g连翘30g紫花地丁30g玄参60g

上方服7剂后,疼痛稍微减轻,局部由湿性坏死变为干性坏死,足趾全部发黑干枯,但伤口仍不愈合,依旧彻夜疼痛,夜间尤甚。目前热毒已退,正气不足,并且瘀血明显,改为益气活血法,稍加解毒之药。

二诊:黄芪g当归30g金银花30g天花粉30g党参10g川芎10g白芍10g茯苓10g桔梗10g陈皮10g丹皮10g麦冬10g五味子10g牛膝10g白术9g白芷6g乳香6g没药6g皂角刺6g甘草6g红花3g

服15剂后脚面不暗红,疼痛减轻,肉芽开始生长,再服15剂,疼痛完全消失,创口接近愈合。处巩固方:

黄芪g当归30g金银花15g川芎10g茯苓10g红花5g甘草5g

10剂,配合龙血竭胶囊。

很多治疗外科的方剂都遵循益气+托毒两个治疗原则,在疾病初期红肿热痛较明显时,多用清热解毒、托毒外出中药,代表方剂有仙方活命饮、瓜蒌牛蒡汤等,而到了后期气血亏虚偏重时,改为补益气血为主要原则,但仍然需要用解毒药物。拿托里消毒散这张方举例,本方实际有两个版本,分别来自于《万病回春》和《外科正宗》,笔者将共同药物标红,大家可以对比发现他们的区别点。

《万病回春》版托里消毒散:

黄芪、当归、川芎、白芷、桔梗、皂角刺、金银花、天花粉、防风、厚朴、穿山甲、陈皮

《外科正宗》版托里消毒散:

黄芪、当归、川芎、白芷、桔梗、皂角刺、金银花、人参、白芍、白术、茯苓

一对比就可以发现,《万病回春》版本的托里消毒散更注重托毒,加天花粉、穿山甲破脓,防风、厚朴、陈皮流通体表气血,使用正气尚不亏虚的疮疡,而《外科正宗》版本的托里消毒散就更注重补气血,用了四君子汤加白芍去扶助正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cane.com/rszp/118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