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挂号 http://www.hyfdcw.com/news/57877.html
作者
小树妈妈
据说二胎家庭里,有一条不成文的鄙视链:
两个女孩组合一个女孩一个男孩组合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组合两个男孩组合。
我家是女孩男孩组合,女儿比儿子大3岁,高居鄙视链次顶端。
经常有身边妈妈说:儿女双全,感觉挺好吧?
嗯,怎么说呢,养过女孩再养男孩,这滋味,确实挺酸爽的。
女儿3岁多时,儿子出生,给儿子取名时,我思索良久:
女儿这么聪慧,儿子将来应该也差不多。不如,女儿也趁机改个名,俩人一个叫王清华,一个叫王北大。
当时老公笑这俩名字太俗气。
教育专业出身,又在教育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的我撇嘴说:
你果真还是年轻,你让全国的父母听听,这俩名字,多么清新脱俗啊……
想当年,女儿2岁多,说话就很利索了,她吐字清晰,用词恰当,跟大人交流起来一点问题都没有。
2岁9个月,送她上托班,班里一个同龄男孩,呜噜呜噜说了一大堆话,女儿皱眉:
他说的是什么?一个字都没听清。
我嘴上没表现,却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慨:早教,早教真的太重要了!
女儿3岁半,能完整复述3分半钟的故事《三只小猪》;4岁半开始讲故事比赛拿奖;5岁多自主阅读。
6岁半小学入学,面试时,老师问她的理想是什么,女儿答:写故事。
还云淡风轻地解释:我想写《夏洛的网》那种故事。
《夏洛的网》10万多字,小学前能读完长篇,还能跟大人讨论「人生的意义」,作为妈妈,想给孩子改名「清华北大」,这期望,也还算有理有据吧。
有人说,说话千万别太满,因为打脸太快。
果真,儿子出生了,他用一个男孩真实的成长,告诉我这个妈妈——
人生漫长,没有到不了的彼岸,只有你还没见过的坑坑洼洼。
两岁前,看似很机灵的儿子,除了喊爸爸妈妈,别的一律免开尊口。
这怕什么?男孩语迟,耐心等,儿子总会爆发的。
他不开口,在家里我们多说就是了,毕竟,孩子学说话,听和说同样重要。
终于,3岁多时,儿子开始说话了。
可他满口的「港台味」和「叽里咕噜」的听不清,让我忽然觉得哪里不对劲。
我想到了女儿托班时口齿不清的那个小男孩,当时,我还傲慢地觉得:
别人家男孩说话不清楚,一定是父母没意识到早教的重要性。
轮到我儿子时,我才深刻地明白:
做人呐,一定要低调,因为,说不准哪天就打脸了。
儿子的生活中,就4件事——吃喝玩睡。
如今,他快6岁了,还在天天上演各种灵魂拷问:
“妈妈,我是什么形?”
我不解,追问:“什么形?”
儿子强调:“我是什么形?”
重音放在「形」上,我试着答:“四边形?”
然后说:“我们是人,是不规则形状,如果非要说形,应该是人形。”
儿子生气了,嫌我难沟通,不理解他,他大喊着追问:“爸爸是O型,你是A型,我是什么型?”
我恍然大悟,原来问的是血型、血型……
晚上他和爸爸一起洗澡,我听见卫生间里又传来了发自灵魂的拷问:
“爸爸,我是什么形?”……
记得女儿6岁已经在兴趣班里游刃有余,可儿子6岁了,依然在每天打酱油。
不是我重女轻男,也不是家庭资源故意倾向老大,而是我怕兴趣班老师说的话,儿子很难完全听懂。
说话晚,只是小问题,也不算什么。
毕竟孩子思维才是大事,我默默下决心,这块的辅导我可不能落后。
最近,幼儿园学了分解组合,发现儿子对数字不感兴趣,我就用他最爱的奥特曼来代替辅导。
刚把10个奥特曼分成两组,我正要进入正题——10可以分成4和6……
儿子就嚷嚷:妈妈,赛文、杰克、初代才是一组的,迪加、戴拿、夏德不应该放这边……妈妈,这样不对,他们会打架的……
奥特曼不行,西游记总可以吧,唐僧师徒4人一组,各类妖精一组……
还没等我开始,儿子已经上蹿下跳,舞着铅笔,嘴里喊着“看俺老孙怎么收拾你……”,模仿起孙悟空来。
女儿适时泼了一盆冷水:“别跳了,你又不是孙悟空。”
儿子瞬间清醒:“怎么才能变成孙悟空?”
女儿:“孙悟空是猴,你是人,变不成。”
儿子:“不对,吃了人参果就能变。我得试试,爸爸,我想吃人参果,爸爸,我要吃人参果……”
过程是曲折了点,但儿子也是开窍的。
有天,他和姐姐闹完矛盾问我:“妈妈,姐姐几岁了?”
我答,8岁。
他掰着手指数了一会儿说:“等再过5年,我就10岁了。”
我狂喜,守得云开总会见月明,孩子还是蛮聪明的。
可接着,儿子就对姐姐叫嚣:“到时候我10岁,你8岁,我就比你厉害了……”
女儿无情戳破他:“等你10岁,我就13了,我永远比你大3岁。”
常有人问我,儿女双全是什么感受?
精准的说,就是这种——想用教育女儿的经验来养儿子,那简直是白日梦。
自此以后,再有人问我什么专业,从前做什么工作,我都先漫不经心地低头,再抬头假装看天,糊弄道:
嗯,嗯……你看今天天气还真不错哈。
虽说,儿子语言发展不突出,心智幼稚,但天生身体灵活。
我心想幼儿园最近的跳绳比赛,总能争个一二,稍微出彩一点吧。
于是我开始兴致勃勃地陪儿子练习跳绳,可没跳几下,他就开始喊累。
任我说破嘴皮,他就是不动,我假装下最后通牒:“要么跳,要么死,你选择哪个?”
儿子非常干脆地:“我选择死……”
纵然教育专业出身,纵然教育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我也是个人啊,我也是有脾气的。
我火气也上来了,知道废话没用,拿过跳绳悠起来,带他跳!
儿子边跳边带哭腔喊道:“我都选择死了,你干嘛还让我跳啊?”
……
面对油盐不进,又没有丁点上进心的儿子,我有再大的脾气,也只能生生地憋回去。
都说,生儿子老得快,这话一点不假。
幸好女儿在旁边说了句:“妈妈,书上说,父母感情好,孩子才显得天真幼稚。弟弟这样,不正说明你和我爸感情好嘛!”我才稍感安慰。
再后来,在幼儿园等接园时,我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
那些高谈阔论孩子将来学艺术更轻松、还是学文化课更稳妥的妈妈,大多生的是女孩。
那些热衷研究孩子各种行为问题的,大多生的是男孩。
而那些要么看天,要么发呆的妈妈,大多是生了一个女儿一个儿子。
见识了养女孩的顺畅,也亲身历经了养儿子的曲折,她们心态最平和:
养娃,真的不能靠算计,一切随缘最好。
毕竟,活得久点,比啥都强。
——End——
来源:小树妈妈(ID:tree),最受爸妈欢迎的育儿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