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口议价,让人参变得更神秘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1053053973129699&wfr=spider&for=pc
人参的营养价值有着传奇的色彩,而且交易也很有讲究,在东北一直流传着“袖口议价,互不点破”这样的交易方式和中国商业文化有关。古代中国商贾比较低调,对于钱财比较谨慎、保守,所以在大的交易时,会选择秘密议价的方式,即“袖口议价”不公开议价过程,不仅避免双方在公众场合议价的尴尬,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灾祸。我国东北人参交易市场最早开始在宋朝辽东夫余(现吉林市附近),明朝在开原、抚顺设立过马市。当时女真人进入长白山挖取人参,拿到抚顺马市进行交易交换生活所需商品。明朝为抑制女真人的发展壮大,朝廷下令关闭马市,停止商业交易,两年时间十万余斤人参,由于没有规模的交易场所而腐烂。到了清末民初,长白山、朝鲜、俄罗斯海参崴的野山参开始大量汇集在此交易,全国各地人参、药材采购商每年汇集此地采购人参。在营口,人参买卖双方并不直接交易,而是由中间一个掌盘人经手。掌盘人先将一盘盘待卖人参摆出来任买主选择,论盘出售,不能单只交易,不明码标价,而是进行袖口议价,即双方肥大的袖口对在一起,手掌藏在袖口里,以手指伸屈个数议价。买方与中间人在袖口里做着把戏,不断的摸索对方手指的增减,不断地讨价还价,其中的讨价还价全在不言中。这种交易方式又称“袖里吞金”是古代商人一种文明经商的体现,不像现在的买卖,广播、喇叭到处喊,既破坏了规矩,又乱了行市。在影视剧《大宅门》中就有这样的交易场景,双方议价合适后,才由掌盘人大声公布成交价格,一经公布,不能反悔。这对买方来说,是有巨大的风险,没有多年经验的买参人,往往会上当。因为一盘参中都是干参,品质良莠不齐,野山参中夹杂着移山参、籽货、趴货,有时好的野山参一半都没有,双方均不说破,全凭眼力经验。一旦卖主喊出买主姓名和成交金额,旁观者各种议论,成为交易双方闲暇谈论的话题。很多买主,由于自身经验不足,往往会买到次货,导致亏本,甚至不再从事人参生意。袖口议价保护了掺假人的利益,大部分没有经验的参商会损失利益。这种议价行规也逼迫着参商成为更专业的人,人参行业虽然品种不多,但有很多险恶的地方,没有真本事,切勿入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cane.com/rsff/122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