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参果产业速报

四川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4248.html

一、人参果产业概述

人参果,又名草还丹,原产于美洲新西兰,上世纪80年代引入国内种植,是一种茄科多年生蔬菜、水果型草本植物,育苗至果实成熟的周期为天,果株寿命可达6年,在大棚内可常年结果。

果实形状多似心脏形和椭圆形,成熟时果皮呈金黄色,有时带有紫色条纹,有淡雅的清香,果肉清爽多汁,风味独特。具有高蛋白、低糖、低脂等特点外,还富含维生素C和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钙、硒、镁、硼、钾、磷、铁、锰、铜、钴、钼、锌等十几种微量元素,其维生素含量是西红柿的倍。食用能补充人体所需,能防治高血压、肥胖病、冠心病、癌症,曾被医学界称之为“生命火种”“抗癌之王”“补钙之星”“富硒之果”,是一种营养较为全面的蔬果两用食品,是理想的减肥美白佳品。目前只有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把它作为热带水果进行商品化生产,鲜果畅销日本、欧美等国家。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人参果进行栽培、试种,广泛分布于甘肃、四川、云南、江苏、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其中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为代表性产区。

二、人参果重点产区发展现状

1、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

人参果是云南的小众水果,20多年来无人问津,昆明市石林县开始引进人参果后,周边地区陆续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从年~年,仅仅3年时间,云南人参果种植面积从1万亩扩大到近20万亩,发展成为一个价值数十亿元的富民产业。其中昆明市石林县人参果种植面积达15万亩;曲靖市陆良县召夸镇人参果种植面积超过亩,人均约3.8亩。

1.1种植情况

人参果由石林县西街口镇于年4月引进试种,随后带动周边地区开始种植,种植主要分布在西街口镇、圭山镇、长湖镇和石林街道四个乡镇,其余乡镇有少量种植。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年5月,石林人参果种植面积已突破15万亩,涉及农户余家,预计年总产量将达22.5万吨,预估总产值13.5亿元,是目前全国海拔最高、种植面积最大、品质最好的人参果规模化种植核心区,是全国连片种植规模最大的人参果种植基地。近年来,石林县周边地区近两年有近万农户依靠种植人参果致富,人参果也成为石林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高原特色产业。

截至年5月,石林人参果种植规模达15万亩以上,占云南省人参果种植面积的50%以上,是云南省人参果最大的主产区。其中路花村自复工复产启动以来,每天大约种植棵人参果果苗,目前已经完成近亩的种植面积,计划年种植面积达亩;年清水塘村委会共种植人参果余亩,种植收入多万元。

西街口镇路花村人参果育苗中心

1.2品牌发展

区域特色农业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石林人参果已成功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西街口镇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成为全县首家、全市第二家获此殊荣的乡镇。石林县为创新品牌宣传营销,组织实施了人参果产业脱贫致富引领工程、标准化规范化种植工程、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工程、农旅融合示范工程、特色餐饮美食上餐桌工程等五大工程,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石林)人参果旅游文化节、产业发展论坛及其系列活动,中央和省市累计余家媒体和部分国外媒体作了相关报道,进一步打响了“中国人参果之乡”金字招牌,人参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

1.3产业链结构

为了加快人参果产业链整合,引进深加工企业石林天地人参果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已研发出酒类、饮料、果脯、凉茶、盆景、保健品、休闲食品等10多个门类20多种人参果深加工产品。并且引进川润等物流公司,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和陆路、航空物流运输,将成熟鲜果第一时间发往北上广深等高端市场。

1.4现存问题

(1)水利设施建设滞后

西街口镇山地石多土少,表土流失严重,涵水能力差,并且干湿季分明,降雨集中时间短,1年约8个月处于缺水期。目前,种植区域仅有微型坝塘6座,蓄水总量不足10万立方米。每年清明节前后果苗移栽期,正佳干旱季节,浇灌用水主要靠到水源地用车拉、人挑的方式取水,增大了种植成本,最佳种植时机难以有效保证。

(2)仓储保鲜设施建设滞后

人参果在常温下能保存1—2个月,在冷库低温冷藏下却会导致储藏效果差、保存时间短等问题,但现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科研机构和经费对人参果的长期冷藏作专业研究。仓储主要靠简易房,储藏容量在吨左右,坏变率高,价格波动大,深加工原材料储备能力不足,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3)防范市场风险措施滞后

人参果种植项目受种植过程中气候、自然灾害的影响及收获后市场行情和储运过程中各种偶然、突发事件的影响较大,容易引发减产、滞销、腐烂等现象。目前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预警方案,相关防范、补救措施有待加强,农业产业保险、基金制度有待完善。

(4)物流运输条件和成本太高

在每年的收购季节,大量的货运车辆集中到西街口拉运人参果,但由于进出西街口的唯一交通要道北召公路车流量大,加之道路狭窄,弯道较多,运输条件已远远满足不了车辆出行需求;目前人参果运输车辆不能通过绿色通道进出高速,按拉运货物重量计费造成物流企业运输成本过高,成本只能分摊给下游种植户,对群众增收带领一定影响。

(5)人参果分拣场地严重不足

现有的人参果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种植水平低、产业链不健全、交易场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人参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西街口镇拟在集镇规划建设一个高原特色农产品分拣中心,有效解决西街口镇及周边乡镇(街道)人参果、乳饼、大蒜等高原特色农产品的交易问题,但目前受建设用地指标紧缺、“大棚房”清理整治等因素影响,原有分拣场所被拆除,规划项目落地困难较大,分拣场地严重不足。

(6)农文旅融合发展力度较弱

通过招引农业龙头企业和生态加工企业,培育壮大已有市场主体,引导人参果产业朝种植、科研、深加工方向发展,形成鲜果乡村旅游销售—优果异地销售—次果深加工产品化的人参果产业链。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旅游、水利设施、道路设施、仓储设施、果品深加工项目等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人参果的附加值。

2、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

武威市民勤县是全国人参果设施栽培最大产区,被称为中国人参果之乡。该地区采用日光温室的方式种植人参果,自7年引进以来,经过十多年时间温室试验示范和逐步发展,至目前,种植面积近万亩,生产规模达到座,占全县日光温室作物种植面积的31.4%。截至年5月民勤县人参果育苗中心已完成继袋苗培养6万瓶,育苗万株,7月份可向民勤县范围供苗,满足全县约多座日光温室种植人参果需要。

民勤县有天梯山人参果品牌,改品牌获农业部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甘肃省农牧厅“无公害产地认证”和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A级食品认证”,是甘肃省第一个获得国家商标总局商标注册的高档保健水果。

民勤人参果育苗中心

三、人参果产业链发展分析

人参果产业链

我国人参果产业链基本形成,但是每条链上的发展并不完善。没有形成专门针对人参果的科研机构,对人参果的研究成果也寥寥无几,在种植方面全国重点产区仅有云南省及甘肃省,并且农文旅融合发展也只处于探索阶段。

着眼人参果产业链完整度及完善度,我国乃至云南省人参果产业均存在着较大的延展空间及增值空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cane.com/rsjj/108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