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宝钗传13通灵宝玉

说也奇怪,在宁府看完戏的回来的当晚,薛宝钗犯了旧疾,身热鼻塞,气喘胸闷。

次日一早,薛王氏派人去贾母和王夫人跟前替女儿告了病,让女儿在家好生休养,有三日不曾过荣国府那边去。

到第四日,王夫人午膳后亲自来了梨香院,瞧了瞧厢房的薛宝钗。见她已无大碍,便去了薛王氏的主屋一处闲聊。

一会儿的功夫,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也来了,看王夫人和薛王氏姐妹俩聊的正欢,便拐到薛宝钗屋里请安问好。

薛宝钗正坐在炕上同莺儿描花样子,见周瑞家的进来便放下笔,笑着招呼:“周姐姐坐。”

周瑞家的在炕沿上坐了,陪笑问道:“姑娘好?这有几天没见姑娘到那边逛逛去,只怕是你宝兄弟冲撞了你不成?”

薛宝钗笑道:“这是哪里的话,只因我犯了旧疾,所以静养几天。”

周瑞家的听了,便道:“哟,姑娘小小年纪,还有旧疾?也该趁早请个大夫认真医治医治,断根才好呢!”

薛宝钗笑道:“不过是发热咳嗽而已,倒也不甚要紧。幼时不知看了多少大夫都无用,后来三岁时,一个专治无名病症的癞头和尚看了,说我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幸而我先天壮,不至伤了根本。这和尚给了我一个海上仙方,又给了一包药末作引子,配成的药叫冷香丸,犯病时一日吃上一丸,不过三五日就好,倒是见效。”

周瑞家的因问道:“这听着倒是新鲜,不知是什么海上仙方?”

莺儿在一旁插话道:“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一起于次年春分这一天晒干,和药引一齐研好。”

周瑞家的奇道:“这也不值什么呀,只是费些功夫!”

莺儿接着说:“还有呢,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白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水十二钱,把这四样和研好的药末调匀了,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里,埋在花根底下。吃时用一钱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周瑞家的听得只念佛:“阿弥陀佛!真巧死人了,倘或雨水这日不下雨,小雪这日不下雪,不是只能再等?”

薛宝钗笑道:“许是我运气好吧,这癞头和尚去后,一二年间,可巧都得了。总共配成了一百丸,装在青花瓷坛里。如今从家里带了来,现埋在院里梨花树底下。”

周瑞家的听得只感叹:“这可真是姑娘福厚了!似林姑娘,也是先天不足,自会吃饭起就会吃药,却没这运道。她三岁时家里也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林姑娘这病药治不好,要么出家,要么从今以后父母之外凡有外亲一概不见,方能平安一世。这疯话也没人信他,如今林姑娘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薛宝钗还是第一次听说,莺儿在旁不禁感叹:“偏也是癞头和尚,偏也是三岁!也不知是不是同一个和尚?”

周瑞家的正要说话,忽听隔壁王夫人问道:“谁在宝丫头屋里呢?”

周瑞家的忙答应了,过去向王夫人回话。

原来今日来了一个刘姥姥,女婿王狗儿祖上认了王家做干亲。如今王狗儿家道中落,刘姥姥便带着孙子王板儿来找了周瑞家的,说要给王夫人请安,无非是打个秋风的意思。

王夫人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因叫王熙凤出面招待了,又送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打发她去了。

周瑞家的此来便是复命,说完话,捧着一个匣子回去了。

后来香菱说起,薛王氏请周瑞家的带了十二支堆纱宫花过去。贾家三位姑娘,每人一对,剩下的六枝,送林黛玉两枝,剩下四枝给王熙凤。

薛宝钗听了也无所谓,反正她向来也不喜欢这些东西。做人哪,无欲则刚。

周瑞家的去后没多久,贾宝玉房里的大丫头茜雪来了。

见了薛王氏和薛宝钗便说:“宝二爷才见了给林姑娘送宫花的周姐姐,听说宝姑娘病了,即刻打发了我来请姨太太和宝姑娘安,问姑娘是什么病,现吃什么药。论理宝二爷该亲自来的,可他才从学里来,也着了些凉,异日再亲自来看罢。”

薛王氏听了喜得合不拢嘴,连说说道:“宝哥儿有心了,难为他想着!上学本就辛苦,既是他身上也不好,且好好养着!”

薛宝钗听了无非是个谢字,回头还跟母亲调笑:“妈也太当真了,说什么才从学里来,宝兄弟会上学,这才是哄鬼呢!”

晚上莺儿伺候宝钗歇息,又跟她八卦:“听说今儿周妈妈送宫花,最后才送给林姑娘。林姑娘知道就冷了脸,说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还是宝二爷问周妈妈怎么从梨香院来,拿话岔过去了,又叫茜雪来给姑娘请安。”

薛宝钗不由笑了:“你还真是个包打听!周姐姐必是偷了懒,从梨香院回她自己家,姨妈的院子最近,凤姐姐的其次,老太太的院子最远。她不想绕路,就顺路送的,可不是林妹妹最后了!”

莺儿吐吐舌头道:“都是一样的花儿,这有什么好挑的!换做其他姑娘们,最后一个得了,也不会计较。”

薛宝钗笑道:“林妹妹呀,就是太聪明了。遇事想得多,不愿落人后。不计较是宽厚,但保不齐被人欺负。计较是立威,但难免被人议论。你别说人家了,回头若是我打发你送东西,千万别偷懒。最好是分成一份份的,多叫几个婆子,一齐送出去,没先没后,谁也挑不出毛病。”

莺儿答应着,主仆歇下,一夜无话。不想第二日午后,贾宝玉亲自来了梨香院,看望薛宝钗。

来者是客,薛宝钗笑着谢过他惦记,让他在炕沿上坐了,寒暄过后,就要找聊天的话题。

薛宝钗瞧着是个机会,便说:“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

贾宝玉便从项上把他那玉摘了下来,递在了薛宝钗手里。

只见这玉大如雀卵,灿若明霞,正面刻着“通灵宝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反面刻着“一除邪崇二疗冤疾三知祸福”,倒真是个稀罕物。

薛宝钗将两面看完了,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奸情放一放哈~~~求在看求转发~~~~

互动留言版板,点我点我点我!

米丫讲故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cane.com/rsxt/72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